许菁芸:俄乌战若拖到8月 6千核弹不是假的
中评社台北5月19日电(记者 郑羿菲)针对俄乌战争发展,政治大学俄罗斯研究所助理教授许菁芸接受中评社专访表示,西方国家评估俄罗斯撑不起这场战争,再加上布查镇事件,因此没有想与俄国对话的空间,但若放弃对话,困兽反扑的力道恐非常大。
许菁芸说,俄乌战争2月开打迄今近3个月还是短期战争的状态,俄罗斯的武器量还是高过乌克兰,但若开打拖过半年,俄罗斯恐怕撑不下去,俄罗斯总统普京若找不到台阶下,8月底到10月底对全世界而言会是非常危险的时间点。退万步言,俄国即便战绩差,但6000枚核弹头总不会是假的。
许菁芸是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学系政治学博士、硕士,曾主持多项“科技部”、淡江大学对欧俄计划,现为政治大学国际事务学院助理教授、俄罗斯研究所助理教授,专长为俄罗斯政治与经济、中俄关系、俄欧关系、国际能源政治与外交、俄罗斯外交。
许菁芸接受中评社专访表示,从俄罗斯地缘政治思维来看,俄国对于“国家安全”有非常大的不安全感,虽然俄国拥有全球最大的领土,但周边跟许多国家接壤,却没有天然屏障,两次世界大战都是西欧经过中东欧攻打到俄罗斯,且欧洲国家看待俄罗斯是带着“蛮夷之邦”的颜色看待,即便俄欧有许多经济往来,仍一直没办法文化融合,彼此都存有戒心。
许菁芸说,普京上任一开始有想要改变与欧美的关系,并提出要加入欧盟、北约,但西方国家始终拒绝,且北约也一直东扩到前苏联国家,就更加深普京的警戒。对西方国家来说,北约东扩、策动颜色革命或许是推动“民主化”的一环,但却始终不了解俄罗斯人民经历过1991年苏联解体到2000年之间的民主化政治转型不成功、走向市场经济导致社会动乱等历史。
许菁芸指出,俄罗斯人民对民主价值存有非常大的误解,并不认为能够为生活带来富裕,当年俄罗斯人民重新期盼回到强人政治,而普京就是因应时代而生的强人,所以这场俄乌战争才获得超过8成的俄罗斯人民支持,只是30岁以下的俄罗斯青年感到迷惘,普京对此也公开喊话“反对的人可以到国外”,造成一波俄罗斯青年出走潮。
许菁芸表示,白俄亲俄、乔治亚已无力再战保持中立,此次乌克兰就成重中之重,俄罗斯在去年12月希望北约、美国承诺不要东扩、驻军,但还是被拒绝,成为导火线之一。俄乌战争一开始大家预期俄罗斯会像2008年的乔治亚战争般很快获胜,但却陷入胶着,甚至可以说第一回合直接进攻基辅的战事是失败的,这是因为俄罗斯虽有尖端军事科技的质,但每年国防预算仅600亿美元,撑不起以尖端军武为量的战争。
许菁芸说,俄乌战争开打后,其实可以看到很多俄国武器都是苏联时期留下来的老旧武器,但俄国面对的却是西方国家源源不绝提供给乌克兰的先进武器,且又被制裁,许多俄国坦克被弃置在路边,正是因为停止贸易造成产业链中断,没有零件可维修的状态,因此第二回合俄罗斯战略转移向乌东地区的顿涅茨克、卢甘斯克,为的就是巩固乌东地区的势力。
许菁芸指出,不过,现在战况胶着,西方国家评估俄罗斯撑不起这场战争,及俄军在布查镇的行为严重抵触西方国家对于人权的底线,因此比较没有与俄罗斯对话的空间,德国关闭段话管道、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也停止跟普京协商,而法国总统马克龙日前因选情胶着,迫使中断与普京的对话,但若西方国家停止与普京对话,导致普京找不到台阶下,很可能会做出极端行为。
许菁芸认为,马克龙在选举期间有民意压力中断对俄沟通,但后续应该还会再寻求机会与普京沟通,马克龙一贯的思考模式是认为一定要跟俄罗斯保持沟通管道,才不会让普京走向极端,只是目前马克龙还在观察状况,未来若情势进一步恶化,如芬兰、瑞典申请加入北约,或俄军在乌东陷入胶着,刺激到俄罗斯做出一些极端动作时,马克龙可能就会出面斡旋。
许菁芸形容,现在俄罗斯如同一头困兽,若被逼入死角一定会反扑,退万步言,即便俄罗斯军力不行、战绩烂,但6000颗核弹头总不会是假的吧?这是一个全世界的隐忧。西方认为乌克兰撑住会是民主胜利,但对西方来说没有生死存亡之虞,但若俄罗斯失败就是普京政权生死存亡的关键,特务出身的普京非常有可能采取极端动作。
许菁芸说,若俄乌战争一直胶着到8月普京还找不到台阶下,8月底到10月底之间对全世界而言就会是非常危险的时间点,普京有可能动用核武这张最后的手牌。2014年西方各国制裁俄罗斯后,俄罗斯内部就兴起一股极右派势力,大部分都是军工复合体,自称“保护者”,这群政治菁英跟普京关系非常亲密,面对西方的制裁,都一再施压普京采取更强硬的手段,尽管全世界都不希望普京走到动用核武这一步,但被逼急了的困兽反扑力道恐非常大。
中评社台北5月19日电(记者 郑羿菲)针对俄乌战争发展,政治大学俄罗斯研究所助理教授许菁芸接受中评社专访表示,西方国家评估俄罗斯撑不起这场战争,再加上布查镇事件,因此没有想与俄国对话的空间,但若放弃对话,困兽反扑的力道恐非常大。
许菁芸说,俄乌战争2月开打迄今近3个月还是短期战争的状态,俄罗斯的武器量还是高过乌克兰,但若开打拖过半年,俄罗斯恐怕撑不下去,俄罗斯总统普京若找不到台阶下,8月底到10月底对全世界而言会是非常危险的时间点。退万步言,俄国即便战绩差,但6000枚核弹头总不会是假的。
许菁芸是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学系政治学博士、硕士,曾主持多项“科技部”、淡江大学对欧俄计划,现为政治大学国际事务学院助理教授、俄罗斯研究所助理教授,专长为俄罗斯政治与经济、中俄关系、俄欧关系、国际能源政治与外交、俄罗斯外交。
许菁芸接受中评社专访表示,从俄罗斯地缘政治思维来看,俄国对于“国家安全”有非常大的不安全感,虽然俄国拥有全球最大的领土,但周边跟许多国家接壤,却没有天然屏障,两次世界大战都是西欧经过中东欧攻打到俄罗斯,且欧洲国家看待俄罗斯是带着“蛮夷之邦”的颜色看待,即便俄欧有许多经济往来,仍一直没办法文化融合,彼此都存有戒心。
许菁芸说,普京上任一开始有想要改变与欧美的关系,并提出要加入欧盟、北约,但西方国家始终拒绝,且北约也一直东扩到前苏联国家,就更加深普京的警戒。对西方国家来说,北约东扩、策动颜色革命或许是推动“民主化”的一环,但却始终不了解俄罗斯人民经历过1991年苏联解体到2000年之间的民主化政治转型不成功、走向市场经济导致社会动乱等历史。
许菁芸指出,俄罗斯人民对民主价值存有非常大的误解,并不认为能够为生活带来富裕,当年俄罗斯人民重新期盼回到强人政治,而普京就是因应时代而生的强人,所以这场俄乌战争才获得超过8成的俄罗斯人民支持,只是30岁以下的俄罗斯青年感到迷惘,普京对此也公开喊话“反对的人可以到国外”,造成一波俄罗斯青年出走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