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开弦弓村:江村如此多娇
开弦弓村,是社会学家费孝通在20世纪30年代写下著作《江村经济》的地方。他在这部书中记载了这个江南村庄的社会结构、文化习俗和经济状况。从那时起,这里就成为世界观察中国农村的一扇窗口。
赓续文脉,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农耕文明、水乡风貌,寄托着大多数中国人的乡愁,早已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沿苏州湾一路南下,田野与河道纵横交错,城市与乡村的景致几无差别,平畴沃野,白墙黛瓦,让人不由得感叹这江南水乡的富庶与秀美。
在这片太湖东南岸的湖网湿地上,勤劳的人们世代开渠排水、围圩造地,种稻养蚕,成就了千百年来“苏湖熟、天下足”的农业盛景,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
吴江的丝绸文化源远流长,“日出万绸,衣被天下”。开弦弓村是过去蚕丝业的重要中心,国际市场上著名的生丝“辑里丝”,就产于这一带。
1936年,青年学者费孝通走访了开弦弓村及周边乡镇,写下《江村经济》一书。
农耕、蚕桑、乡村建设、学术著作,这些文化标识交汇在一起,为这个太湖边的小村子铺垫了深厚底蕴。在人文鼎盛、群星璀璨的江南大地,开弦弓村保留了一份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