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民间投资,更多举措落地

  中评社北京12月4日电/据经济参考报报导,民间投资是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为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一系列政策举措近期密集落地: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推出新机制鼓励民营企业参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国家发展改革委明确强化重点民间投资项目要素保障,重庆出台“27条”、广东广州提出“21条”加力支持民间投资发展。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尽快推动相关措施落到实处、见到实效,扎实做好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工作,不断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持续扩大有效投资。

  各地加快支持民间投资发展

  民间投资占整体投资一半以上,是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显示,2022年,民间投资完成31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约一倍,占整体投资比重达到54.2%。

  今年以来,民间投资增长面临一定压力。“上半年,民间投资增速和占整体投资比重都有所下降。”国家发展改革委固定资产投资司司长罗国三说,针对相关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积极出台举措,今年7月从聚焦重点领域、健全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了17项具体措施,努力营造良好环境,促进民间投资回稳向好。

  各地加快跟进,支持民间投资发展。浙江8月份出台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32条措施,明确该省“4+1”专项基金投向民间投资项目比重不低于70%;北京9月初向民间资本公开推介57个重点项目;江苏9月下旬发布首批430个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的重大项目,总投资3235亿元。

  随着相关举措落地见效,近来民间投资降幅连续两个月收窄。“1—10月份,民间投资同比下降0.5%,降幅比前三季度和1—8月份分别收窄0.1个和0.2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投资司首席统计师罗毅飞说,其中,民间项目投资(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9.1%。分行业看,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住宿和餐饮业民间投资增长较快,分别增长17.9%、17.4%和10.2%;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增长14.2%,增速高于全部基础设施投资8.3个百分点;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长9.1%,增速连续4个月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