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

在江苏宿迁市沭阳县南湖街道,社区居民把废旧物资投入再生资源智能回收站的回收箱。(来源:人民日报)

  中评社北京11月22日电/据人民日报报导,可回收物体系建设是生活垃圾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垃圾减量化、资源化的重要抓手。《“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出,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资源循环型社会。当前,各地在开展废旧物资回收方面都有哪些好的做法与经验?未来如何进一步推动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记者在多地进行了采访。

  打造再生资源全品类回收、分拣、运输、循环利用的服务体系

  在位于浙江宁波市鄞州区的半岛名邸小区,居民周安珍正向“搭把手”智能回收箱投放可回收物。点击一体机屏幕,简单几步操作,用手机微信扫一扫,“搭把手”账户里的“资源币”又增加了。居民可以用这些“资源币”在“搭把手”电子商城里购买各种日用品,还可以直接提现。

  据悉,宁波市供销合作社所属宁波供销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着力构建“搭把手”智慧数字化垃圾分类体系,已在宁波建有3200多个不同类型的回收网点,投放2700多个智能回收箱,居民可通过手机终端APP、微信小程序等找到离自己最近的智能回收箱。

  “智能车联网车辆定点定时上门回收,这些可回收物将被输送到分拣中心,进行二次精分,再进行打包存储,最终将再回收物送往终端工厂进行处理和利用。”宁波供销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胡枫说。自体系建成投用以来,注册服务用户超过108万人,投递超过1935万人次,累计实现垃圾减量超37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