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长根:两岸关系明年有危机有风险

华东师大两岸交流与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香港两岸客家研究中心荣誉顾问仇长根(线上截图)

  中评社香港12月25日电(记者陆文煜)香港两岸客家研究中心22日举办“2022‘讲客堂’第十讲”,主题为台湾“九合一”选后两岸关系。华东师大两岸交流与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香港两岸客家研究中心荣誉顾问仇长根认为,从“九合一”选后台湾政局暂时未有太大改变,两岸关系仍不容乐观,台湾仍维持“绿大、蓝中、白小”的政治基本格局:民进党显现集体“焦虑感、危机感”进入盘整期,国民党胜选士气有所提高暂时稳住阵脚,民众党未来生存与发展面临新的考验。他指出,“九合一”大选后对两岸关系带来三个影响:第一,民进党操作“抗中保台”不会放弃;第二,民进党所谓“议会外交”不会停步;第三,中美博弈美国不会放弃“台湾牌”。仇长根预计,2023年的两岸关系不容乐观,民进党当局仍会对两岸交流设置障碍,台海局势仍将处于“不确定、不稳定”和“有风险、有危机”的局面。

 仇长根指出,“九合一”选举后,岛内、外多数人认为民进党惨败,事实上,选后台湾政党仍维持“绿大、蓝中、白小”的基本格局。他从数据看,22个县市中国民党获14席,包括刚选出的嘉义市长,民进党获5席,民众党1席,无党籍2席。但客观研判,蓝绿地方县市政治版图与上届蓝15席绿6席相比没差多少。而910个县市议员中蓝比上届年少了27席,绿比2018反而增加39席。政党得票率蓝51.52%(含民众党和无党籍)、绿41.62%,与上届相比各自增加2.73%和1.46%。民进党这六年多施政这么烂,政党得票率却不减反增,应该算基本守住了“铁票”。再说民进党仍掌握台湾所谓“中央”权力,控制“五院”,拥有庞大行政资源。国民党虽然获得地方多数县市施政权,夺回台北、桃园、基隆三市,但蓝绿政治实力并没有发生实质性、根本性“逆转”。因此,从上述蓝绿白获得县市长和县市议员席位及政党得票率“三个指标”分析,加上民进党掌控、拥有全台施政权,可见台湾政党仍维持“绿大、蓝中、白小”的基本格局。

会议现场(中评社 陆文煜摄)

  关于选后“蓝绿白”政党状况,仇长根认为总体来看,台北三党各有一本难念的“经”。

  一、民进党显现集体“焦虑感、危机感”进入盘整期。有三个观察点:一是,选后台湾社会“下架民进党”的呼声不断,让党内产生严重危机感。因为民进党施政傲慢,倒行逆施,为所欲为,不得民心,把台湾变成美国“军火库”,处理两岸关系不仅没有作为,相反持续推高对立紧绷,台湾民众不仅仅是对民进党反感,心里更隐藏着一股“讨厌民进党”怨气。二是,企图心强盛的赖清德先“下手”参选党主席,等于提前布选局2024。政治很现实,“西瓜偎大边”,“新潮流系”“正国会”纷表支持,部分“英系”人也转向挺赖。而苏贞昌放话“善意提醒赖选主席有利有弊”,说“拜登80岁还选”。蔡、赖、苏三人如何互动?耐人寻味。三是,下一步“英军”“德军”是否再演“火拼”?赖会不会又被蔡“做掉”等?有待观察。蔡英文已为败选辞党主席,但并未影响其对“政务”的强势掌控。随着民进党内为败选检讨声浪的推高,“政院”改组,派系“卡位”,蔡“国安”高层会议检讨、赖全台19场座谈会,两个太阳各自盘整队伍,党内“风暴”将接撞而来。

  二、国民党胜选士气有所提高暂时稳住阵脚。也有三个观察点:一是,国民党能否吸取过往教训,团结一致迎战2024。目前还看不出国民党内斗迹象,但不能保证“山头林立、内斗内行”的国民党,一定能解决党内错综复杂的派系权争等问题。蓝两岸路线反对“一国两制”“亲美和中”。为重返执政拿香跟拜,深蓝选民有意见,会影响“基本盘”。二是,2024是谁代表国民党参选?党内初选是否重蹈以往乱局覆辙。依目前被点名的侯友宜、郭台铭、卢秀燕、朱立伦、赵少康等人看,如与赖清德“单挑”并不占具绝对优势;如参选出现“三脚督”恐更不是赖的对手。三是,号称百年老店的国民党现在党员只剩37万,且40岁以下党员占3.16%不到1万人,能否唤起民众、特别是年轻人支持“政党轮替”有待努力。可以判断,国民党“九合一”胜选对2024不会产生“骨牌”效应。因为县市“地区性”选举与大选“全台性”选举,候选人产生、选战议题、选举组织战等完全不一样。况且,国民党还要面对“绿色恐怖”追杀。

  三、民众党未来生存与发展面临新的考验。目前岛内第三政治势力的生存与发展空间有限,成立三年多的民众党,此次“九合一”选举成绩不够理想,推出台北、桃园、宜兰、新竹共四人参选,仅获得新竹市长1席;推出84人参选县市议员只获14席,总得票率4%。当然,加上“立院”现有五席“立委”,民众党仍为岛内第三大党,仍有10%左右的政党支持度(2020政党票获158万票11.22%),柯文哲的影响力尚存。但问题是后续如何发展成关键:一是,台湾民众对民众党的支持“热度”能否继续维持下去?二是,柯卸任市长后的政治能量能否继续保持或有提升?三是,新竹市长高虹安所谓“诈领助理费案”侦办结果如何?四是,郭台铭未来政治动向及与柯文哲如何互动?一般预测,小党大多数是“一人党”,民众党也不例外。小党从“兴起、弱化、泡沫、再生”,总趋势“泡沫”。民众党是否进入“弱化”阶段,要贯彻明年中间选民和青壮年选民如何看待民众党。   仇长根判断,“九合一”大选将对两岸关系产生三点影响:

  一是民进党操作“抗中保台”不会放弃。事实证明,“九合一”选举民进党“抗中保台”策略失效,台湾选民听腻了、看腻了,渐渐有所醒悟,用选票教训民进党。台湾主流民意是“和中”而不是“抗中”,“抗中”也不能保证台湾安全,相反升高两岸风险与危机,民进党内部检讨对此有认同。但是,2024大选民进党的“两岸论述”是否会调整?如何调整?如无意外自称“务实台独工作者”的赖清德当选党主席后会把民进党领向何方?均有待观察。赖定会包装“台独”,但顽固的“台独”立场及其本性难改。民进党为保住“铁票”基本盘,延续“绿色”施政权,从策略上讲2024也不可能放弃“台独”路线。

  二是民进党所谓“议会外交”不会停步。这六年来,民进党的对外政策从“过境外交”“金钱外交”转到与“议会外交”同时进行,并积极配合美国“以台制华”战略,挑衅一个中国原则,严重破坏台海稳定。由民进党主导的“福尔摩萨俱乐部”与90多个国家的各类“友台会、恳谈会、联谊会”等组织互动频繁,拉拢、引诱美国等西方国会议员和政客“抗中反中”。美国“反华亲台”议员为谋取政党利益,策划多个涉台“抗中法案”,支持民进党与大陆对抗。美、英、日、澳、加等国会议员及政客比赛“窜台”挑衅,佩洛西“窜台”拜登表面上不支持,实际顺水推舟,向大陆施压“摸底。

  三是中美博弈美国不会放弃“台湾牌”。中美博弈将是长期的,这就决定了美国短期内不会“弃台”。新当选美众院议长麦卡锡早在2020即成立“中国特别小组”;同年特朗普执政的美国土安全部也成立了“中国工作组”。今年10月12日美出台新版《国家安全战略》,将中国定位为唯一的全球竞争对手(努力约束“危险的俄罗斯”)。12月16日又成立了由国务卿布林肯主持的“中国协调办公室”。显然,明年美国对台手会伸更长,打“台湾”还会出新招、阴招,包括美抢台积电等于挖中国“墙”。美国安助理沙利文近日表示,“对华战略不是一种夸张漫画式,而是要考虑所有复杂现实的战略”。而民进党当局“挟美抗中”“依美谋独”铁了心,难回头。
  
  仇长根总结,鉴于上述三个因素,可以预料2023年的两岸关系不容乐观,民进党当局仍会对两岸交流设置障碍,台海局势仍将处于“不确定、不稳定”和“有风险、有危机”的局面。

华东师大两岸交流与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香港两岸客家研究中心荣誉顾问仇长根(线上截图)

  中评社香港12月25日电(记者陆文煜)香港两岸客家研究中心22日举办“2022‘讲客堂’第十讲”,主题为台湾“九合一”选后两岸关系。华东师大两岸交流与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香港两岸客家研究中心荣誉顾问仇长根认为,从“九合一”选后台湾政局暂时未有太大改变,两岸关系仍不容乐观,台湾仍维持“绿大、蓝中、白小”的政治基本格局:民进党显现集体“焦虑感、危机感”进入盘整期,国民党胜选士气有所提高暂时稳住阵脚,民众党未来生存与发展面临新的考验。他指出,“九合一”大选后对两岸关系带来三个影响:第一,民进党操作“抗中保台”不会放弃;第二,民进党所谓“议会外交”不会停步;第三,中美博弈美国不会放弃“台湾牌”。仇长根预计,2023年的两岸关系不容乐观,民进党当局仍会对两岸交流设置障碍,台海局势仍将处于“不确定、不稳定”和“有风险、有危机”的局面。

 仇长根指出,“九合一”选举后,岛内、外多数人认为民进党惨败,事实上,选后台湾政党仍维持“绿大、蓝中、白小”的基本格局。他从数据看,22个县市中国民党获14席,包括刚选出的嘉义市长,民进党获5席,民众党1席,无党籍2席。但客观研判,蓝绿地方县市政治版图与上届蓝15席绿6席相比没差多少。而910个县市议员中蓝比上届年少了27席,绿比2018反而增加39席。政党得票率蓝51.52%(含民众党和无党籍)、绿41.62%,与上届相比各自增加2.73%和1.46%。民进党这六年多施政这么烂,政党得票率却不减反增,应该算基本守住了“铁票”。再说民进党仍掌握台湾所谓“中央”权力,控制“五院”,拥有庞大行政资源。国民党虽然获得地方多数县市施政权,夺回台北、桃园、基隆三市,但蓝绿政治实力并没有发生实质性、根本性“逆转”。因此,从上述蓝绿白获得县市长和县市议员席位及政党得票率“三个指标”分析,加上民进党掌控、拥有全台施政权,可见台湾政党仍维持“绿大、蓝中、白小”的基本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