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监测工地专家:排查隐患增安全
安全性是建造业难以避免的话题。事实上,在香港的工地死亡个案中,有三至四成与建造业有关,业界并非不重视安全措施,但仅依赖肉眼监察有其局限性,难以与科技匹敌。
香港工程师学会指出,大多数工作情况只按法例提供基本保障,并未全面顾及工人的安全,往往在事故发生时导致悲剧,呼吁将创新科技和智慧技术融入工程过程中,从而提供更安全、可持续的工作环境,保障工人的生命和健康。
工人误闯高危区 系统即通报
在AI支持下,建造业能在建筑工人安全保障上更进一步,例如通过AI分析人体动作,判断员工是否遇上危险。香港大学运动人工智能实验室总监霍伟栋表示,相关技术能看见工人有无出现在危险区域、有无抽烟,并立刻汇报给操作员,即时发现、解决问题。此外,工地人流密集,同时频频有田螺车出入,带来不小安全风险,在这方面AI也能有所作为。
今年3月,尖沙咀前海员俱乐部地盘内兴建的大厦发生四级大火,从深夜烧到白天,工地的消防设施是否充足,再度引起社会关注。专家认为,装备AI的工地反应更加迅速,更能防止火灾带来的财产损失。
霍伟栋指出,虽然工地有安装传统报警器,但每日工地环境都不同,普通视像镜头难以看清火苗,若安装人工智能热像镜头,更有助及时发现“星星之火”。
有无戴安全帽 AI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