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智慧旅游”协同创新蓬勃发展

进入冬季,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农业高科技智慧示范园区花卉生产区内一派忙碌景象,盆栽花、鲜切花等各色花卉的生产、销售逐步进入旺季。图为工作人员在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农业高科技智慧示范园区花卉生产基地进行花卉育苗工作。(来源:新华社)

  中评社北京11月23日电/据经济参考报报导,在各界共同努力下,文化传承插上科技“翅膀”。近日,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发布关于第一批5G+智慧旅游应用试点项目的公示。这些项目中,有的构建智慧旅游发展新基础,有的探索智慧旅游发展新模式,各地不断丰富智慧旅游新产品和优质服务,让人们在旅途中借助科技的力量,更好地感悟和传承文化。

  “5G+智慧旅游”供给丰富

  今年11月初,我国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在上海正式命名交付,将于2024年1月1日开启商业首航。总吨位13.55万吨,长323.6米,宽37.2米,搭载107个系统,包含2500万个零部件,2125间客房,可容纳乘客5246人,面积4万平方米的生活娱乐公共区域……“爱达·魔都号”犹如一座“海上现代化城市”。

  据中国电信上海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过去不少邮轮搭载的是早期的2G GSM系统,游客在邮轮上无法享受到畅快的网络和丰富的应用。为了提升游客和船员的邮轮数字化通信体验,上海电信在邮轮上部署了轻量级5G核心网,实现本地分流、算力部署及超低时延能力,节省卫星回传带宽。

  “由于在航行过程中依然会受到卫星带宽资源、卫星信号和终端设备等因素的影响,宾客在船上所体验的互联网上网速度仍将有别于陆地,上海电信与邮轮运营团队将根据宾客的需求,不断优化网络环境,逐步提供基于邮轮本地无线局域网络内的影视、音频、游戏等多元内容服务,打造丰富多彩的海上娱乐体验。”这位负责人介绍。

  我国“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连续举办六届以来,累计9万余参赛案例显示,国内5G部署场景越来越聚焦,文化旅游也渐渐成为5G应用的主要行业之一。

  在不断丰富的5G+智慧旅游供给中,既有邮轮游艇、客运索道、游乐设施、冰雪装备等旅游装备融合应用,也有基于5G的AI(人工智能)摄像头、VR/AR(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终端、可穿戴设备等数字化产品与智慧旅游产品。

  在四川成都的春熙路商圈,裸眼3D、5G示范街区等新场景吸引游客体验“打卡”,众多商户设置有虚拟试妆镜、智能导购、云货架等设备;在贵州的乡村,热火朝天的“村BA”通过高清直播吸引全国各地观众观赛,对体育运动的热爱给城乡居民带来共鸣;在云南丽江古城,人们通过5G+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丽江古城遗产本体信息开展数据采集与保存,让古建筑资料“永远在线”……目前,5G+智慧旅游应用已覆盖风光旖旎的名山大川、历史文化厚重的文化遗产和古镇古城、“烟火气”十足的特色街区、精彩纷呈的戏剧演出,以及悠然又活力四射的现代乡村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