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世界共享“海上丝绸之路”新机遇

  中评社北京11月25日电/据新华社报导,正泰新能源海外电站工程经理诸葛云的办公桌抽屉里珍藏着一枚1埃镑硬币,上面雕刻着太阳和光伏电板图案。

  “这是我从埃及带回来的。”4年前,诸葛云作为正泰团队一员,前往埃及参与建设了本班光伏项目。

  本班光伏项目位于撒哈拉沙漠东部,埃及南部阿斯旺省。该地区全年降水稀少,是世界上光照最充足的地区之一。该项目占地面积约37平方公里,总装机容量超2000兆瓦。作为本班光伏产业园承包商和主要光伏设备供货商,正泰新能源承包了其中165.5兆瓦的光伏电站建设工作。

  “利用太阳能这种清洁型可再生能源发电,可以缓解当地用电缺口,帮助埃及改善能源结构。同时,光伏电站日常运维是一项重要工作,电站运转周期长达25年,为当地民众提供了工作岗位和收入。”诸葛云说。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10年来,众多像本班光伏项目这样互惠互利、促进共建国家之间的务实合作的项目落地,带来了发展新机遇,令当地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马尔代夫拥有了第一座跨海大桥,印度尼西亚迈入高铁时代,东非拥有了一条跨国电气化铁路——亚吉铁路……”此间正在浙江温州举办的“2023海上丝绸之路城市影响力市长交流大会”上,多名来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城市的官员、企业代表分享了共建“一带一路”实践。

  “如今,西哈努克市的面貌焕然一新。”柬埔寨王国西哈努克省西哈努克市市长萨卡加达说,近期,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连接柬埔寨首都金边与西哈努克市、全长187公里的高速公路建成,将两地车程从6小时缩短到2小时。

  “这条高速公路大大增加了前往西哈努克市的游客数量。希望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西哈努克市不断取得新的成就。”萨卡加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