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强科技短板 赋能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

  中评社北京11月25日电/据科技日报报导,日前,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等13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文物科技创新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科技支撑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专项部署。

  科技创新是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由于我国文物事业起步较晚,基础薄弱,文物领域的科技创新工作存在多重短板。“与国际文化遗产强国相比、与其他领域相比,文物领域科技创新水平相对落后,难以为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支撑。”国家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这一背景下,在深入调研基础上,国家文物局会同多部门起草了《意见》,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后,多部门联合印发。《意见》旨在破解制约文物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问题,补强文物科技短板,支撑引领文物事业可持续发展。

  实现重点领域技术突破

  国家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意见》结合文物领域科技发展现状和趋势,明确了“突出重点、筑牢基础、以人为本、改革创新”的基本原则。到2025年,重点建设一批国家级和地区性文物科研机构,形成科研方向稳定、结构合理的科研人才梯队,在重点领域突破一批文物保护和考古关键技术,形成若干系统解决方案。到2035年,建立跨学科跨行业、有效分工合作的文物科技创新网络,建成文物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体系和共享服务机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文物科技创新系统性理论、方法与技术。

  在文物领域重点技术研发方面,《意见》提出,重点突破石窟寺、古建筑、土遗址、壁画等文物病害无损/微损探测、诊断、防治和保护效果评价关键技术;研发出土出水脆弱文物应急保护及修复技术,优化纺织品、竹木漆器、纸质、金属、陶质彩绘文物成套保护技术;构建适用于文物火灾、洪水、震动/振动、盗窃盗掘、人为破坏等安全风险的监测、预警和防范技术体系,形成系统解决方案。推动文物资源数字化、智慧博物馆建设、大遗址展示等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通过国家科技计划,支持文物科技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