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镜头:忠贞新村故事馆 诉战争残酷
中评社台北11月13日电(记者 郑羿菲)国民政府退守台湾后,缅泰寮边境金三角仍滞留一支部队,直至1953年部分军眷撤退来台湾桃园龙冈忠贞定居,如今“异域故事馆”展览数十年前在金三角的战乱生活,除诉求民众不要遗忘战乱历史外,也展示战争残酷的一面,鼓励民众思索和平的重要。
“异域故事馆”中“静”展区陈设一件金属雕塑,雕塑形象是女孩蹲在大石上哭泣,当时在战乱中,与小男孩相比,小女孩较不具生产力,因此常在逃亡过程中被抛弃。父母对小女孩说“在这里等我,马上就回来接妳”,小女孩就在大石上蹲着等候,但从此不见父母身影,艺术作品间接表达出战争的残酷。
忠贞新村位于桃园市中坜区与平镇区交界处的龙冈地区,是1945年间为安置第一批撤退来台的金三角部队所兴建的眷村之一。在官方推动“国军”老旧眷村改建计划,于2005年初拆除,现多已改建为住商大楼,原址的旧基督教堂及圣德幼稚园已整建成为“忠贞新村文化园区”,园区占地约1000坪,园区内包含异域故事馆、孤军纪念广场、文化教室与餐饮、文创商店,忠贞成为台湾唯一融合滇、缅、泰特色的文化聚落。
“异域故事馆”于2022年3月开馆,是由桃园市财团法人金三角文化基金会成立。故事馆以“异域孤军”为主题,共分乱、静、迷、回、容等5大常设展区,藉由场景塑造及文物展示,让民众走入当年在泰缅边境的战乱生活,并带出战争反思与和平的祈愿。
第一展区“乱”,除了墙上有款式各异的枪枝,粗糙水泥地面也镶嵌许多弹壳,营造当年金三角森林游击战的动荡场景,作战中使用的电报机、间谍相机,都呈现浓厚的战场氛围。
第二展区“静”,转而留白让叙事沉淀,并陈设孤独的小女孩蹲在大石上哭泣的艺术品道出战争的残酷。
第三展区“迷”透过文物展示及数位互动装置,描绘当地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并以批判性角度述说当年罂粟花在金三角成为该部队的经济命脉,及对毒品的反思。
第四展区“回”透过时光隧道,将文字辅以老照片叙述1953年撤退来台的过程,也反映身处异域、流离失所30年的军人与眷属,受战争影响的认同断裂困境。
第五展区“容”,述说台湾作为撤退来台的容身之处,也代表融合,多为云南人的部队军人及其滇缅边境少数民族眷属所带来的美食与舞蹈文化,已成为台湾社会多元文化的一环。
中评社台北11月13日电(记者 郑羿菲)国民政府退守台湾后,缅泰寮边境金三角仍滞留一支部队,直至1953年部分军眷撤退来台湾桃园龙冈忠贞定居,如今“异域故事馆”展览数十年前在金三角的战乱生活,除诉求民众不要遗忘战乱历史外,也展示战争残酷的一面,鼓励民众思索和平的重要。
“异域故事馆”中“静”展区陈设一件金属雕塑,雕塑形象是女孩蹲在大石上哭泣,当时在战乱中,与小男孩相比,小女孩较不具生产力,因此常在逃亡过程中被抛弃。父母对小女孩说“在这里等我,马上就回来接妳”,小女孩就在大石上蹲着等候,但从此不见父母身影,艺术作品间接表达出战争的残酷。
忠贞新村位于桃园市中坜区与平镇区交界处的龙冈地区,是1945年间为安置第一批撤退来台的金三角部队所兴建的眷村之一。在官方推动“国军”老旧眷村改建计划,于2005年初拆除,现多已改建为住商大楼,原址的旧基督教堂及圣德幼稚园已整建成为“忠贞新村文化园区”,园区占地约1000坪,园区内包含异域故事馆、孤军纪念广场、文化教室与餐饮、文创商店,忠贞成为台湾唯一融合滇、缅、泰特色的文化聚落。
“异域故事馆”于2022年3月开馆,是由桃园市财团法人金三角文化基金会成立。故事馆以“异域孤军”为主题,共分乱、静、迷、回、容等5大常设展区,藉由场景塑造及文物展示,让民众走入当年在泰缅边境的战乱生活,并带出战争反思与和平的祈愿。
第一展区“乱”,除了墙上有款式各异的枪枝,粗糙水泥地面也镶嵌许多弹壳,营造当年金三角森林游击战的动荡场景,作战中使用的电报机、间谍相机,都呈现浓厚的战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