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场国际科技交流盛会背后的高频词
11月6日至8日,第六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在上海举办;
11月11日至12日,2023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在浙江温州举办。
一周内,三场国际科技交流盛会在我国举行,“创新”“合作”“交流”是这些会议的“高频词”,既凸显科技合作发展的强劲动能,更展现中外科技界携手构建美好未来的努力和热忱。
创新赋能:构建美好未来
疟疾是全球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治疗疟疾的重要药物。在“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上,记者瞭解到西部(重庆)科学城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的研究成果:通过多基因转化策略,成功培育出了高产青蒿素的代谢工程改良青蒿品种,其青蒿素的含量达到了叶片干重的3.2%左右。他们已和非洲相关公司达成科研合作协议,并将部分品种在马达加斯加进行科研试种。
内分泌FGF是参与人体代谢调控的一类重要激素。在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上,瓯江实验室首席科学家李校堃向记者展示论文,介绍了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阐明FGF激素发挥功能调控作用的分子机制,进一步厘清了人体在衰老、发育、代谢等方面的机制。”
众多创新成果集中亮相:“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成果展,展示了80多项涉及诸多领域的合作案例,生动展现创新丝绸之路建设取得的务实成效;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上,与会专家聚焦气候变化、清洁能源等议题,带来了诸多最新研究成果;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颁发了“智能科学或数学奖”“生命科学或医学奖”,以支持世界各地杰出的研究人员和技术先锋对科学的贡献。
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是石墨烯的发现者之一。他说,未来会有有“智慧”的新材料,还有能“自愈”的新材料。“虽然这些设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是可以实现的。未来的世界将更加绿色、更加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