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报告着力解决深层次问题
行政长官李家超早前发表任内第二份施政报告,行政长官事前花了三个月进行咨询,包括走进社区和市民直接沟通,举行超过40多场咨询会,通过不同管道共收到8700多份意见。
施政报告中提出许多拚经济、谋发展、惠民生的得力举措,勇于处理多项困扰香港多时的深层次问题,包括处理㓥房及生育率较低等的民生痛点,其中人口老龄化和住房可以说是香港人最为关注的两大问题,笔者欢迎加强安老服务及将鼓励生育的新措施,例如新生儿奖金与住房补贴。
加强引进人才提升竞争力
面对香港出生率近年创新低、本港夫妇平均子女数目下降至2022年的0.9人新低点,施政报告提出鼓励生育措施。笔者认为,向新生婴儿发放二万元现金奖励,纵然未必一定能对所有家庭产生作用,但让有新生婴儿的家庭提早一年获编配公屋,以及在购买资助出售单位时增加抽签机会和优先选楼,的确有助组织家庭,从生育补贴政策中可以看出,政府正致力导向性影响,缔造有利的育儿环境。
房屋一直是香港社会最关心、亦是最具挑战的问题之一。众所周知,房屋供求失衡、楼价租金高企、公屋轮候时间长等等,都是广大市民所关注的切身问题。长远而言,当日后土地和房屋供应到了稳定情况时,公屋平均轮候时间大幅缩减后,笔者建议,特区政府可适时探讨如何进一步提升公私营住宅单位的居住空间,深入研究及制定长远的整体公营房屋发展,针对公营房屋供应提量、提速、提效、提质的措施,以尽快解决有迫切需要家庭,例如居于不适切居所的家庭以及轮候公屋已久的申请者等等的住屋问题。
近年来,香港面临其他金融中心的冲击及人才外流问题,已经对香港经济造成一些负面影响。及时加强人才引进是特区政府工作面临的一大挑战,否则或会造成重大的连锁效应,降低香港的国际竞争力。笔者乐见特区政府推出一系列抢人才、留人才措施,并希望政府优化输入人才计划,并建议成立的“人才服务办公室”,确保输入人才配合香港本地市场发展速度,借此更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推动和开拓国际合作,为香港发展注入动能。
积极拓展区域合作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