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林生语中评:日本选举生态正悄然变化
中评社北京7月24日电(记者 海涵)在日本第27届参议院选举中,由自民党和公明党组成的执政联盟失去参议院过半数议席。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教授乔林生23日就此接受中评社记者采访时指出,日本执政党参议院“惨败”,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对现实生活不满的汹涌民意加上网络时代的非理性舆论,引发了日本选民特别是中青年选民对已有政党的不满和不信任感,将选票投给了积极利用网络社交媒体宣传主张的新兴势力国民民主党和参政党。可谓是现代的“网盘”打败了传统的“三盘”,即地盘、钱盘和脸盘,日本选举生态正悄然发生着变化。
乔林生,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教授。中华日本学会理事、中国日本史学会理事、东亚文化交涉学会会员、中日创新中心主任研究员。曾任先后赴日本早稻田大学、东京大学、名古屋大学、国学院大学、爱知大学和中央大学留学研修。2004年毕业于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日本外交(中日关系)、日本政治制度、东亚国际关系。专著有《日本对外政策与东盟》(人民出版社2006年)、《民主的危机:日本“世袭政治”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18年)、《东亚国际关系与日本》(江苏人民出版社2025年)等。
此次日本参议院选举,执政党自民党遭遇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惨败”。自1955年自民党成立以来,首次在国会众参两院都未能取得过半数席位,沦为“少数执政党”。乔林生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体制僵化,大势所趋。乔林生说,这种现象可以用一个日语式的词汇“政治崩溃”来概括,即日本战后建立的现代民主体制在80年的政治实践中出现“制度疲劳”,甚至发生异变,趋向僵化,典型地表现为日本政治的“世袭化”,这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日本的内政与外交。
乔林生指出,由于“世袭政治”侵蚀了民主制度的基础,阻塞了人才选拔渠道,弱化了政治体质,导致人才缺乏,丑闻不断。自民党从“55年体制”下38年长期“一党独大”、垄断众参两院多数,到冷战结束后自民党不得不通过联合其他一两个政党联合执政,勉强维持参众两院多数(2009年还曾一度败给民主党),再到21世纪20年代中期的2024—2025年,自民党执政联盟终于完全失去了众参两院多数,沦为“少数执政党”。
二是,物价上涨,民生困苦。乔林生分析,劣化的决策体制,阻碍了国内改革,影响了社会发展。经济低迷,物价上涨,政府对应措施不力,国民生活压力骤增,直接引发了选民普遍不满。2024年日本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微增0.1%,然而由于物价涨幅高于工资涨幅,民众实际收入下降,约两千种生活必需品(包括大米)平均涨价超10%,贫困人群进一步增加。
三是,战略贫困,外交困顿。乔林生指出,日本外交战略贫困,政策举棋不定,进退失据,难抚民心。日美关系一直是日本外交的“基轴”,如今却遭遇特朗普2.0时代的关税大棒。自4月谈判开始以来,虽历经7次苦战,但直至参议院选举前都未取得切实成果。与此同时,盟友美国还要求日本大幅提升防卫费到GDP的3.5%,足以动摇以和平宪法为基础的日本安全政策。无须说日美外交变成“烫手山芋”,令日本唏嘘不已。
乔林生表示,面对经贸联系密切、合作潜力巨大的中日关系、中日韩自贸区谈判以及东亚区域合作,日本政府却缺乏高瞻远瞩的眼光和积极进取的勇气,犹豫不决、踟蹰不前,未能顺应真实民意,去开拓外交的新格局。
在乔林生看来,日本执政党参议院“惨败”,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对现实生活不满的汹涌民意加上网络时代的非理性舆论,引发了日本选民特别是中青年选民对已有政党的不满和不信任感,将选票投给了积极利用网络社交媒体宣传主张的新兴势力国民民主党和参政党。可谓是现代的“网盘”打败了传统的“三盘”,即地盘、钱盘和脸盘,日本选举生态正悄然发生着变化。
此次参议院选举后,日本首相石破茂去留问题成舆论焦点。几经反转后,石破茂于23日下午重申,自己将留任,继续执政。
对于石破茂内阁前景,乔林生认为,原本就是党内少数派的石破茂坚持留任,力主“赤心报国”,欲继续领导虽是国会第一大党的自民党、却已沦为“众参两院少数党”的执政联盟,可谓如履薄冰、步履维艰,不稳定将是常态,恐怕去日无多,难以长期执政。
首先,面临自民党内反对势力的“逼宫”,石破茂处境不利。乔林生分析,在连续遭遇众参两院选举失败的情况下,多个地方的自民党县联要求石破茂早日引咎辞职。一些有实力的自民党国会议员也联合署名反对石破茂留任。首相热门人选之一的前经济安保大臣高市早苗也跃跃欲试,表示要“下定决心,重塑自民党脊梁”。甚至有些实力派议员们干脆申请交出政权下野。面对各种不确定的动向,石破茂积极与三位前首相麻生太郎、菅义伟和岸田文雄协调,能否获得几位大佬的联合支持,对于石破茂留任至关重要。自民党内部矛盾是否激化,决定着石破茂政权的去留。
其次,石破茂内阁为了顺利施政,将不得不寻求与在野党的“部分合作”或者是“扩大版联合执政”。乔林生表示,为了通过法案,石破茂政府从24年大选之后,就已经就个别政策与主要在野党进行协商。参政党等新兴势力的崛起,势必进一步增加政权的运营难度。此外,在野党普遍的消极态度,表明扩大版的联合执政可能性较低。然而,在野党能否实现大联合,则决定着自公执政联盟的去留。
乔林生研判,日本政治从此进入前所未见的“混乱期”,未来有可能出现四种可能性,即维持现状、首相换人、联合在野党执政、在野党联合上台,政局不稳将成为常态。自民党若暂时维持内部团结,石破茂还有可能通过内外政策去积累政绩,提高内阁支持率,继续维持一段时间,但恐怕难以长期执政。
关于日本对华政策,乔林生表示,事实上,石破茂是一个“温和右翼”,其对华政策相对稳健,任内也在积极推动改善中日关系。然而,随着新兴势力右翼政党突进,非理性声音有所抬头,未来日本执政当局有可能一定程度上在某些方面对华采取谨慎政策或强硬态度。
谈及日台关系,乔林生认为,尽管自公执政联盟参议院选举失利,但是这次结果对当下日台关系影响不大。台湾问题属于中国的内政,健康发展的中日关系,也有利于促进日本政权的稳定。特别是在日美因关税问题关系不睦的情况下,日本当局也不希望因台湾问题恶化中日关系,然而,日本既有的安全政策不会轻易改变,即联合美国、防范中国、强化军力,“以台制华”的方针并没有改变。
在日本参议院选举结果出炉后,美日关税谈判出现新进展。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22日在社交媒体上称,美国与日本达成贸易协议,美方对日方关税税率将从之前宣布的25%降至15%。特朗普还说,“日本将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美方将获得90%的利润。这项协议将创造数十万个就业岗位……日本还将向美国开放贸易市场,包括汽车、大米和其他一些农产品等等。”
乔林生对此分析认为,参议院选举失败,削弱了石破茂政府的执政基础,进一步弱化了其政策调整的灵活性和谈判的筹码,挤压了对美交涉的协调空间,导致石破茂政府陷入两难境地。若对美让步,则恐怕难以得到国民的理解,也难以在国会达成一致意见。若对美强硬,正面硬抗,同样经济将遭受重创。
乔林生说,当前日本政府急着推动谈判取得进展,被迫做出更多让步,以求达成对美协议。石破茂此前就曾强调“投资比关税更重要”,力图寻求美国调整对等关税和汽车关税。日方承诺降低大米等关税和大规模进口美国农产品,以此作为说服特朗普的筹码。总之,谈判的主动权和时间的天平更倾向于美国一方。
中评社北京7月24日电(记者 海涵)在日本第27届参议院选举中,由自民党和公明党组成的执政联盟失去参议院过半数议席。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教授乔林生23日就此接受中评社记者采访时指出,日本执政党参议院“惨败”,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对现实生活不满的汹涌民意加上网络时代的非理性舆论,引发了日本选民特别是中青年选民对已有政党的不满和不信任感,将选票投给了积极利用网络社交媒体宣传主张的新兴势力国民民主党和参政党。可谓是现代的“网盘”打败了传统的“三盘”,即地盘、钱盘和脸盘,日本选举生态正悄然发生着变化。
乔林生,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教授。中华日本学会理事、中国日本史学会理事、东亚文化交涉学会会员、中日创新中心主任研究员。曾任先后赴日本早稻田大学、东京大学、名古屋大学、国学院大学、爱知大学和中央大学留学研修。2004年毕业于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日本外交(中日关系)、日本政治制度、东亚国际关系。专著有《日本对外政策与东盟》(人民出版社2006年)、《民主的危机:日本“世袭政治”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18年)、《东亚国际关系与日本》(江苏人民出版社2025年)等。
此次日本参议院选举,执政党自民党遭遇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惨败”。自1955年自民党成立以来,首次在国会众参两院都未能取得过半数席位,沦为“少数执政党”。乔林生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体制僵化,大势所趋。乔林生说,这种现象可以用一个日语式的词汇“政治崩溃”来概括,即日本战后建立的现代民主体制在80年的政治实践中出现“制度疲劳”,甚至发生异变,趋向僵化,典型地表现为日本政治的“世袭化”,这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日本的内政与外交。
乔林生指出,由于“世袭政治”侵蚀了民主制度的基础,阻塞了人才选拔渠道,弱化了政治体质,导致人才缺乏,丑闻不断。自民党从“55年体制”下38年长期“一党独大”、垄断众参两院多数,到冷战结束后自民党不得不通过联合其他一两个政党联合执政,勉强维持参众两院多数(2009年还曾一度败给民主党),再到21世纪20年代中期的2024—2025年,自民党执政联盟终于完全失去了众参两院多数,沦为“少数执政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