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都建设宏图 须妥善规划

  中评社香港11月17日电/据大公报报导,特首施政报告进一步将北部大都会的发展宏图具体化,定下了四个区不同功能分别发展,加上“三铁三路”及“两铁一路”的交通网络,并预计于四年内开始收地。终于听到楼梯响,希望很快可见到人下来,让香港经济早日翻身。

  既然起了步便要抱有只争朝夕的精神加快行动。目前最重要的事项之一是尽早落实已定项目,如古洞、皇后山等北都计划前已部署的建设,宜加快实施;之二是做好顶层设计,现有构思仍属粗疏且有欠缺之处,须补上。值得参考者是,世界各地都有一些重大的建设新城先例,中国内地便有浦东及雄安等。海外则有沙特阿拉伯的未来之城和埃及的新首都,而这两者都有大量中企参与。北都建设应有类似的构思,要科学务实,又要大胆设想,为目前也为长远,要吸纳全球最新的建造思维及最新的相关技术,以建设绿色的高效新区。此外,许多传统及现行的香港城规思维均须改变,如洪水桥的新经济中心,不是再造中环或油尖旺。

  明确三点定位

  首先要定好位。浦东是改革开放下建立的新发展基地,雄安是为分离北京的非首都功能,而埃及新都是为了摆脱旧城的制约。沙特更是为建造未来世界探索,要建成零排放无汽车之城。北都的定位有三点:作为新产业及创科基地、香港融入大湾区的市场连接及体制改革先行区、解决住房问题的生力军。所有具体规划都应围绕这几点来开展。

  在更具体的层面,首要重视区域划分发展。笔者于前文提出,沿边沿海建成创科长廊,再以科技园为核心配置住房、生产及服务设施,并在北区建设几个综合服务中心,与洪水桥新经济中心形成众星伴月格局。综合中心可利用元朗、天水围、古洞、新田、上水、粉岭及坪輋等作改建或扩建。洪水桥除了一般性服务,应重点布置数字经济、金融科技、线上平台及高端服务,并设立创科版及数据交易等中心。北都西部应规划紧靠后海湾的沿海新经济带,包括水陆物流枢纽、高端制造基地、测试基地及科技园等。东都沙头角海北岸应成为低密度优质住宅区、园林度假区,特别是为配合引进人才而建设。南岸则成为郊野旅游区,包括完善交通及基本设施,并开发鹿颈、谷埔、榕树澳、荔枝窝等沿海旅游走廊,印塘海岛屿游及吊灯笼山径等。

  “两铁一路”宜优先

  交通方面的规划须予调整,优先发展东西走向连贯北都各部分的线路。“两铁一路”宜优先,“三铁三路”分两类:东西向如北环线先上而南北向的推后,还须研究南北向线路的重复建设问题。此外,应规划建设西面后海湾沿海铁路,和东面连接沙头角口岸铁路,以完成沿海沿边铁路线。

  总之,北都建设乃百年大计,要计划好统筹好并分期落实,当中涉及许多决策体制改革,将为特区政府带来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