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政府替波波牙医开后门 台湾牙医界抗议
中评社台北11月10日电(记者 俞敦平)台湾学生至波兰洗医牙学历后返台执业的问题,一直以来在台湾社会引发不小的争议。近日台“卫福部”又推出“优化偏乡医疗精进计划第二期”,宣称要改善偏乡牙医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却引发牙医界的强烈反弹。中国国民党“立委”林为洲10日痛批,这样的政策根本没有公共性,也没有公平性,他呼吁“卫福部”重视偏乡牙医不足的问题,均衡牙科医疗资源。
国民党“立委”林为洲与台湾基层牙医师协会10日于“立院”召开“‘卫福部′砸30亿新台币假偏乡真后门计划,波波牙医教刷牙换执照?”记者会,指出该计划不仅砸下30亿元的预算,还要削减教学医院的师资,只是为了让无执照的国外学历牙医(波波牙医)有更多实习机会,并且服务的地点也不一定是偏乡,根本是“骗”乡计划,更进一步的帮权贵开后门。协会并表示将于下周至“总统府”前抗议,要求蔡政府废除计划。
在台湾波波指的是那些在台湾考不上医学系或牙医系,而选择到波兰等欧盟国家就读医学相关科系的台湾学生。他们在当地的学习期限通常为5年,但并未经过实习或取得当地的医师执照,就返台报考“国考”,以求在台湾执业。他们又可以细分为“波波”、“西西”、“捷克”等,根据学历取得的国家不同而有所区别。
这些国外学历的医师和牙医,在台湾面临许多争议和挑战。首先,他们的学习品质受到质疑,因为他们在国外的入学门槛和教学水准,与台湾的医学教育有很大的差距。例如,波兰的国际医学生,只需高中毕业,并通过一个英文考试,就可以入学。他们的课程也不是受波兰政府监督的正规医学教育,而是由私立学校或代办公司提供的。他们的临床实习也不足,甚至有些人只在模拟病人身上练习。这些情况,让人担心他们是否具备足够的医疗知识和技能,能否提供安全和有效的医疗服务。
尽管争议如此多,民进党政府仍在“立法院”以过半的优势,于2022年5月通过《医师法》修正案时,要求“卫福部”放宽波波的实习名额的上限,并考虑将国外实习纳入实习时数。这个决议遭到本土医师和牙医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这是为波波西西开后门,破坏了台湾医学教育的公平和正义,也影响了民众的就医权益和医疗品质。
根据“卫福部”的规划,该计划将从2024年开始,每年招收60名参与者,分别由教学医院派出主治医师到部立医院服务三年,以及由台湾学历或波波牙医到教学医院进行实习或PGY训练。训练结束后,主治医师回到原本的教学医院,训练医师则到部立医院服务四年,服务期满后可以自由选择留任或离开。
协会认为,这个计划对于台湾学历牙医师没有吸引力,因为他们已经有执照,可以自由选择执业地点,不需要受限于部立医院。相反地,这个计划对于波波牙医却是一大利多,因为他们可以提早实习,拿到执照后也不一定要到偏乡服务,而是可以到人口密集的部立医院,享受政府的补助和奖金。协会质疑,这个计划是否会超过赖清德和前“行政院长”苏贞昌承诺的波波实习名额上限,是否会违反医师法,是否会影响台湾学生的受教权益,是否会降低医师的训练品质,是否会损害人民的健康安全。
协会表示,若是政府真的关心偏乡人民的牙医照护,应该将这几十亿元的预算直接用于奖励偏乡开业的牙医,而不是用来培养波波牙医。协会举例,南投鹿谷乡即将新设的牙医医疗站,就是因为有“中央”补助250万元才得以成立,而这个计划的预算可以设立1200间这样的医疗站,为什么不用来改善偏乡的牙医医疗网,而要用来开波波牙医的后门?
林为洲也对此计划提出批评,他以新竹县为例,指出偏乡的牙医医疗资源分布极不均衡,有些乡镇甚至没有一间牙医诊所,而“卫福部”却没有针对这些地区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反而要花钱去训练波波牙医,让他们到部立医院服务,这样的政策根本没有公共性,也没有公平性。他呼吁“卫福部”重视偏乡牙医不足的问题,规划建立牙科医疗网,以逐步均衡牙科医疗资源,保障全民口腔健康。
中评社台北11月10日电(记者 俞敦平)台湾学生至波兰洗医牙学历后返台执业的问题,一直以来在台湾社会引发不小的争议。近日台“卫福部”又推出“优化偏乡医疗精进计划第二期”,宣称要改善偏乡牙医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却引发牙医界的强烈反弹。中国国民党“立委”林为洲10日痛批,这样的政策根本没有公共性,也没有公平性,他呼吁“卫福部”重视偏乡牙医不足的问题,均衡牙科医疗资源。
国民党“立委”林为洲与台湾基层牙医师协会10日于“立院”召开“‘卫福部′砸30亿新台币假偏乡真后门计划,波波牙医教刷牙换执照?”记者会,指出该计划不仅砸下30亿元的预算,还要削减教学医院的师资,只是为了让无执照的国外学历牙医(波波牙医)有更多实习机会,并且服务的地点也不一定是偏乡,根本是“骗”乡计划,更进一步的帮权贵开后门。协会并表示将于下周至“总统府”前抗议,要求蔡政府废除计划。
在台湾波波指的是那些在台湾考不上医学系或牙医系,而选择到波兰等欧盟国家就读医学相关科系的台湾学生。他们在当地的学习期限通常为5年,但并未经过实习或取得当地的医师执照,就返台报考“国考”,以求在台湾执业。他们又可以细分为“波波”、“西西”、“捷克”等,根据学历取得的国家不同而有所区别。
这些国外学历的医师和牙医,在台湾面临许多争议和挑战。首先,他们的学习品质受到质疑,因为他们在国外的入学门槛和教学水准,与台湾的医学教育有很大的差距。例如,波兰的国际医学生,只需高中毕业,并通过一个英文考试,就可以入学。他们的课程也不是受波兰政府监督的正规医学教育,而是由私立学校或代办公司提供的。他们的临床实习也不足,甚至有些人只在模拟病人身上练习。这些情况,让人担心他们是否具备足够的医疗知识和技能,能否提供安全和有效的医疗服务。
尽管争议如此多,民进党政府仍在“立法院”以过半的优势,于2022年5月通过《医师法》修正案时,要求“卫福部”放宽波波的实习名额的上限,并考虑将国外实习纳入实习时数。这个决议遭到本土医师和牙医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这是为波波西西开后门,破坏了台湾医学教育的公平和正义,也影响了民众的就医权益和医疗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