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岳:浅论两岸“胜兵先胜”的战略关键

  中评社香港5月8日电(作者 华中岳)近几年来,台湾媒体大肆炒作两岸“兵凶战危”之论,仿佛从政府高层到民间社会皆热衷于嘴炮之战,若不如此,则无从烘塑出台湾的“主体性”。

  尤其是自从2月24日俄乌战争开打以来,不同立场的政党政客们,加码标注“今日乌克兰,明日台湾”的危机感。因此,世界级的军火商挟着外力介入的热度,纷纷配合特定国家政府的游说团乘势来台,登堂入室开出“保护费”的价码,动辄百千亿美元,似乎不如此,则无法表达严重关切的态度。

  姑且不论各个层面、各种利益集团的算计,是否符合现实需求?就其表演的主题和内容而言,大多是泡沫思维与梦呓无异,除了赚饱预期的战争财之外,就是骗取“抗中保台”的虚拟民调及疑似预作操控选票的超前部署而已。为何这么论定呢?因为我们可以从战略高度和大格局的思想实务上来针贬其谬!

  站在战略高度上俯瞰大局

  英国战略学家李德哈特(B.H.Liddell Hart)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提出政治层面大战略的名词和初步概念。法国薄富尔将军(General Andre,Beautre)根据历史的经验演进,提出战略金字塔(strategic pyramid)的构想。战略金字塔顶层是国家层面的大战略(grand strategy),中层是政治、外交、军事、经济和心理的分类战略,底层则是各分类战略的作战战略(operational strategy)。

  从上述战略层面的观点来探讨,台湾目前的作为及思维想定,极度缺乏大战略的政治智慧。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点来拆透其低视角的手脚。

  完全仰赖外援的心态与务虚伎俩:无论在军事想定作为、媒体垄断讯息、纂改教育课纲等等,几乎都是炒短线的蒙混手法。闭关自守、倾斜路线的狭隘视角,看不见“国家”正向发展的愿景。

  谁能落跑?如何逃亡的演习作为:近几年间,台湾军队忙于兵推,将兵力部署重点放在反制作战、保存战力和巷战焦土的悲剧戏码。除此之外,为政治领导人预作逃离危岛的演练计画,充分显示了高层自我保命护产的自私心态。俄乌战争中,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在嘴炮四射及精神动员上,以“英雄”的姿态演出令世人惊叹的剧本。虽然其演说内容经常颠三倒四,我们可以体谅其不得不然的幕后操纵杠杆,让这个傀儡角色继续消耗俄国国力的战术作为。然而反观台湾的政府高层举措又是如何呢?      
  由此观之,万一明日台湾真的成为今日的乌克兰,我们能否期待最上层的政治领导人坚守“坚如磐石”的战场,并且发放扫帚给全体民众战至最后一兵一民?
   
  丧失了“维持现状”的民族灵魂,如何“为何而战”?
    
  孙子兵法所谓“胜兵先胜”之道为:“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故胜兵者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台湾政治人物“独”树一帜的思维格局与“去中国化”的实际作为,早已在国民教育的课纲里,以及在大众媒体上,将一部分四五十岁以上缺乏判断力的成年人和大多数青少年洗脑成数典忘祖的失根莠草。
   
  从二十多年的逐步削弱社会和谐,到近五六年来,运用“掩耳盗铃”、“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木已成舟”等一系列改变现状的事实证明,台湾除了“国”号还没有改,“国”旗尚未绿色,“宪法”仍然贡在图书馆里之外,台湾在文化政治的脉络中,几乎已经完成了和中国大陆脱勾的金蝉脱壳工程。
  
  当台湾从文化中国与血缘族群上抽离了民族灵魂,此无异是“以铢称镒”,自毁长城的极端恶质手法。缺乏薪传优质文化与民族共生共荣的战略目标,一昧地往盲人骑瞎马的险境冲锋,我们为两千三百多万人的生命安全叫屈,也要为十四亿同胞掀开“还我河山”的大战略锅炉!
   
  因此,我们寄望台湾全体有识之士,能够纵横交集为一股沛然莫之能拒的文化清流,从胜兵先胜的文化大战略视角,凝聚力量!用滴水穿石和聚沙成塔的动能,展现出台湾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长城,为台湾与中国大陆同源合体的正向发展,导归人性之善、民族之美。

  (作者:华中岳,台湾文化战略学者)   中评社香港5月8日电(作者 华中岳)近几年来,台湾媒体大肆炒作两岸“兵凶战危”之论,仿佛从政府高层到民间社会皆热衷于嘴炮之战,若不如此,则无从烘塑出台湾的“主体性”。

  尤其是自从2月24日俄乌战争开打以来,不同立场的政党政客们,加码标注“今日乌克兰,明日台湾”的危机感。因此,世界级的军火商挟着外力介入的热度,纷纷配合特定国家政府的游说团乘势来台,登堂入室开出“保护费”的价码,动辄百千亿美元,似乎不如此,则无法表达严重关切的态度。

  姑且不论各个层面、各种利益集团的算计,是否符合现实需求?就其表演的主题和内容而言,大多是泡沫思维与梦呓无异,除了赚饱预期的战争财之外,就是骗取“抗中保台”的虚拟民调及疑似预作操控选票的超前部署而已。为何这么论定呢?因为我们可以从战略高度和大格局的思想实务上来针贬其谬!

  站在战略高度上俯瞰大局

  英国战略学家李德哈特(B.H.Liddell Hart)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提出政治层面大战略的名词和初步概念。法国薄富尔将军(General Andre,Beautre)根据历史的经验演进,提出战略金字塔(strategic pyramid)的构想。战略金字塔顶层是国家层面的大战略(grand strategy),中层是政治、外交、军事、经济和心理的分类战略,底层则是各分类战略的作战战略(operational strategy)。

  从上述战略层面的观点来探讨,台湾目前的作为及思维想定,极度缺乏大战略的政治智慧。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点来拆透其低视角的手脚。

  完全仰赖外援的心态与务虚伎俩:无论在军事想定作为、媒体垄断讯息、纂改教育课纲等等,几乎都是炒短线的蒙混手法。闭关自守、倾斜路线的狭隘视角,看不见“国家”正向发展的愿景。

  谁能落跑?如何逃亡的演习作为:近几年间,台湾军队忙于兵推,将兵力部署重点放在反制作战、保存战力和巷战焦土的悲剧戏码。除此之外,为政治领导人预作逃离危岛的演练计画,充分显示了高层自我保命护产的自私心态。俄乌战争中,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在嘴炮四射及精神动员上,以“英雄”的姿态演出令世人惊叹的剧本。虽然其演说内容经常颠三倒四,我们可以体谅其不得不然的幕后操纵杠杆,让这个傀儡角色继续消耗俄国国力的战术作为。然而反观台湾的政府高层举措又是如何呢?

小说网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