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点餐下载程式须慎重 免个人资料任分享
中评社香港11月13日电/智能手机普及,“电子点餐”盛行,餐饮业人士估计,全港现有超过5000间食肆已使用电子点餐。不过,消费者委员会的数据显示,有关餐厅二维码点餐的投诉举报,自2020年以来持续攀升,今年首10个月的投诉已是2020年全年的13倍,不少涉及私隐问题。
记者到多间食肆观察与实测,有餐厅要求顾客下载应用程式(App)并登记做会员,才能使用电子点餐,而登记时除了要求提供姓名等个人资料,更要求允许应用程式追踪使用者在网上的活动。有专家表示,App开发者的目的,主要为推送自家广告,亦有可能将资料给予其他机构用于推广,建议市民考量个中风险,切勿随便授权允许追踪。
现时食肆采用的电子点餐系统,主要有二维码(QR Code)扫码点餐、电子点餐牌、餐厅平台点餐等。大公报记者实测发现,有食肆在进行电子点餐时,顾客需先下载应用程式及登记成为会员,应用程式除要求输入姓名、电话、电邮、性别、年龄、住址、工作地点等个人资料,并会弹出视窗显示“允许应用程式追踪使用者在其他公司的App和网站上的活动”。记者以两部手机进行登记,分别点击“允许”及“不允许”,结果均可正常点餐。
不过,有顾客在网上留言,“我只是想点餐,但我感觉好像在做调查”,质疑这类App会搜集顾客太多个人资讯。
食客少有细阅授权条款
若允许应用程式追踪自己在网上的活动,会否因而泄露个人私隐?《大公报》以问卷调查形式进行随机访问,接近98%受访者表示,曾使用电子点餐。逾半数受访者反映,在使用电子点餐时,曾被要求下载餐厅应用程式或加入成为会员。但令人关注的是,仅有17%受访者在使用电子点餐时如遇到使用条款或第三方软件授权同意,有详细阅读当中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