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点扩围支持升级 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加速

(来源:新华社)

  中评社北京11月14日电/据经济参考报报导,近期,苏州、上海、武汉等地发布文件称,进一步扩大智能网联汽车试点范围,并提升政策支持力度。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智能网联汽车正处在发展升级阶段,各地纷纷针对基础设施、配套产业链等行业痛点,出台相应支持政策,有助于我国多角度大范围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应用。

  10月19日,苏州市全域智能车联网开放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启动,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范围将逐步拓展至苏州大市全域;11月7日,第三届智能交通上海论坛透露,将在上海金桥、浦东机场等区域提供更大范围、更多场景测试环境;武汉东湖高新区日前召开发布会,宣布未来3年,光谷将形成全域“800+公里”开放测试道路……

  从2017年开始,国家工信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国家标准委等部委先后发布《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试行)》《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规范(试行)》等文件。各地相继开放指定区域的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

  根据工信部数据,目前全国累计开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2万多公里,在网联发展方面,全国17个测试示范区、16个“双智”试点城市、7个国家车联网示范区完成了7000多公里道路智能化升级改造。在此基础上,工信部近期表示,将启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

  西部科学城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总经理褚文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智能网联汽车现在处于从初级量产阶段到中高级或者高级别自动驾驶应用转变的过程中。近期工信部和各个地方启动扩大试点,有利于推进规模化部署以及相关标准、验证测试能力的形成。

  智能网联汽车试点不断扩围的同时,针对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中面临的部分痛点,苏州、重庆、武汉等多个地区近期还升级支持政策,从“路”和“车”两方面保障试点落地效果。

  在万集苏州智能交通(ITS)自动驾驶路段,来来往往的车辆行人信息全部被实时上传,正在测试的智能网联汽车隔着几百米,甚至在几个拐弯外也能“看见”路口的情况,提前做好行驶规划,延迟不超过2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