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地区酒驾问题不容忽视

  中评社北京11月6日电/据人民网报导,近日,河南漯河市读者王秀根来信反映,在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农村,酒驾问题相当严重。“部分农村驾驶员抱着侥幸心理,认为交管部门不会到农村来查酒驾,而自己又对农村道路熟悉,一般不会有事,因酒驾导致车毁人亡的事故屡见不鲜。”王秀根建议,有关部门应采取更强有力的措施,严查农村酒驾等交通违法行为,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据瞭解,自“醉驾入刑”实施以来,执法、司法机关不断加大对酒驾醉驾的查纠和惩处力度,持续开展公众宣传教育,酒后驾车现象大为改观。然而,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处于机动化快速发展期,酒后驾驶交通事故呈现多发态势。

  “近年来,农村酒驾醉驾治理不断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法规部副研究员赵司聪介绍,农村地区酒驾醉驾案件具有比较明显的聚集性、时段性,农村红白喜事、集市庙会、民俗活动期间都是酒驾醉驾案件的高发时段。“从时间分布看,在农村地区,将近一半的酒驾醉驾事故发生于19时至24时,该时段内事故起数占全天的46.8%,死亡人数占全天的48.7%。”赵司聪说,由于农村地区道路及基础设施条件不足,驾驶人夜间视线不良,注意力减弱,对周围环境的判断能力下降,晚间酒驾醉驾行为更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此外,在农村酒驾醉驾车辆类型中,二、三轮摩托车的数量偏多,且常常伴有驾驶不符合安全标准的车辆上路、非法改装车辆、驾乘人员不戴安全头盔等其他交通违法行为。

  有读者认为,导致农村地区酒驾醉驾行为高发频发的主要原因,一是农村汽车、摩托车大幅增加,同时受到酒文化的影响,农村地区酒驾醉驾发生概率也随之增加;二是有的农村居民交通安全意识、法治意识不强,部分驾驶人甚至认为二、三轮摩托车不属于机动车,酒后在村庄、乡镇道路上短途驾驶不属于酒驾醉驾行为;三是部分农村地区地广人稀,道路线长点多,警力覆盖率与城市道路差距较大,部分农村驾驶人仍存侥幸心理,冒险酒后驾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