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币策有望继续发力
回顾近两个月财政事件与资金面走势,笔者发现,虽然政府债多发会导致资金面边际收紧,但较强的宽财政预期更容易引起利率快速上行。从9月中旬财政部公告计划外发行国债开始,市场对于国债供给冲击便已有担忧;月末内蒙古宣布计划发行特殊再融资债,投资者纷纷猜想地方化债目标下特殊再融资债的发行规模。
随着宽财政预期不断发酵,债券市场也经历了一轮明显的调整。直到10月24日,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批准了国务院增发国债和2023年中央预算调整方案,万亿国债增发的安排落地,不确定性终于消除。由于市场此前也已较多price in(计入价格)了这一预期,市场走出了利空出尽的形态,次日长债利率宽幅下行。从本轮经验来看,笔者认为四季度政府债发行对流动性的扰动整体可控。
财政支出有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冲政府债缴款压力,但剔除季节性因素后,笔者认为货币政策仍有发力的必要性。从以下三点来看,年末财政支出将有所发力,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冲政府债缴款带来的发行压力:
首先,10月25日财政部、发改委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增发的国债资金初步考虑在2023年安排使用5000亿元(人民币,下同),结转2024年使用5000亿元。
其次,地方债提前批授权期延续,2024年提前批额度在今年11或12月顶格下达的概率较大,各地政府可提前计划项目并启动发行工作,进度与效率将有效提高。
再次,据媒体报导,部分地区发行的特殊再融资债券资金已拨付至企业用于偿还拖欠款,意味着资金从国库回流,有助于改善流动性偏紧格局。然而,即便财政支出加码,但考虑到政府债融资后,财政性存款降幅仍不及往年同期水平;换言之,在剔除季节性因素后,笔者认为货币政策仍有发力的必要性。
年内料降准或超额续作M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