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蒋日记 陈仪深:有功说功、有过说过

“蒋中正日记(1948-1954)”新书发表会。(中评社 黄筱筠摄)

  中评社台北10月31日电(记者 黄筱筠)台“国史馆”馆长陈仪深今天在《蒋中正日记1948-1954》新书发表会上表示,过去阅读蒋日记的经验,他的态度是有功说功、有过说过,也建议社会不要停留在0分与100分的两极化立场;当然他的态度不是一厢情愿的道德呼吁,而是仔细读过日记并且放在时代的背景脉络来理解。

  陈仪深举例,如在读1958年八二三炮战经过的日记,发现8月21、22、23日蒋介石在“总统府”和美国国务卿杜勒斯三次会谈,产生“蒋杜联合宣言”以后,隔了一天(周五),那个周末他就带着“武勇二孙”去日月潭渡假了。这个意思就是,八二三炮战不只是军事较量,也包括政治上的互相试探:“蒋杜联合宣言”显示美中台三方的某种均衡状态,显然美方不支持蒋先生反攻大陆,但也很认真帮忙防卫台澎金马,这时候蒋先生松了一口气,具体的行为就是带着两个孙子去日月潭渡假。

  独派团体昨天到中正纪念堂要求转型正义,不应该纪念独裁者,应拆除中正纪念堂。

  曾是民进党籍“国大代表”,独派的陈仪深说,蔡英文强调的转型正义是带着“和解”意涵的转型正义,对于中正纪念堂的转型也是这样,并不是没有思考、不是没有方案,而是等待更成熟的机缘。这件事不应该是蔡一个人的事,蓝绿双方的中道力量如果能够承担责任、勇敢发出声音,共同来促成,相信不久的将来就可以得到解决。

  历经10年与蒋家后代等的缠讼,59箱原本保存在美国史丹佛大学胡佛研究所的“两蒋日记”等文物原件重返台湾,“国史馆”选在蒋介石冥诞的今天在“国史馆”举行《蒋中正日记(1948-1954)》新书发表会。蒋经国之三子蒋孝勇遗孀方智怡、蒋经国嫡长孙蒋友松、蒋方智怡长子蒋友柏、三子蒋友青也都现身新书发表会。

  陈仪深表示,根据2004年公布的《“总统”“副总统”文物管理条例》第三条所定义的“文物”,包括信笺、手稿、照片、影音,日记也包括在内,是由“国史馆”负责典藏管理,所以从张炎宪馆长开始,历任馆长都很重视相关文物的搜集整理出版或展示应用,这也是2014年为争取两蒋文物,“国史馆”必须走上法院的原因。

台“国史馆”馆长陈仪深致词。(中评社 黄筱筠摄)

  他表示,之后除了2020年台北地院判决,以及某家属上诉后2022年的高院判决,“国史馆”至少拥有蒋任职“总统”期间的文物,至于非任内的文物归家属所有,这样分割在实务上有执行的困难、在学术上对于要研究的学者也会很不方便。所幸,从蒋方智怡女士开始,许多拥有各自持份的家属陆续同意捐赠给“国史馆”,所以2023年7月美国法院的判决,就只要求史丹佛大学要将2005年所寄存的文物全数交给“国史馆”。今天他要代表“国史馆”,向各位有权继承的家属致敬、致谢,没有您们的捐赠,两蒋文物的整理、日记的出版,无法走到今天这样的进度。

  陈仪深表示,2023年9月14日中午12时18分,59箱两蒋文物回到“国史馆”。目前审编处正在逐件检视做比较细的编目,也会尽快就年代久远造成的破损进行专业修复,原版日记也将陆续数位化,以延长日记原本之寿命并便利日后各界应用。预计2024年3月开始于本馆档案史料文物查询系统提供目录检索及影像阅览服务,然后每季开放六个年度之整编成果;出版纸本方面,由于民国历史文化学社在这部份早有准备,为求时效而授权其先从蒋中正就任第一任“总统”任期的日记开始出版,此外,他们修纂处同仁也正在紧锣密鼓针对“蒋经国日记”做校订与注解,今年年底会先出版1970年至1979年的“蒋经国日记”,敬请期待。

  陈仪深表示,今天是10月31日,虽然是蒋中正先生的生日,但这个时间点是配合民国历史文化学社的出版时程和要求,不是“国史馆”选定,而他也觉得无须刻意避讳。“国史馆”自2008年以来陆续出版了许多戒严时期政治案件的史料汇编,由于蔡英文对于案件的清查和解密、也就是真相的厘清非常关心,很多“国安局”和“调查局”的档案是近几年才得以公开,让我们看到特务和线民的监控无所不在,而且案件处置过程的“不法也常令人怵目惊心。

  所以他要藉此机会呼吁,转型正义是经过朝野讨论、制定法律所认定的价值,实现过程如果有粗糙的地方可以检讨改进,但,反省过去的缺失是为了我们共同的未来,蔡英文强调的转型正义是带着和解意涵的转型正义,对于中正纪念堂的转型也是这样,并不是没有思考、不是没有方案,而是等待更成熟的机缘;这件事不应该是她一个人的事,蓝绿双方的中道力量如果能够承担责任、勇敢发出声音,共同来促成,相信不久的将来就可以得到解决。

  陈仪深说,今天在“国史馆”这里发表第一批出版的《蒋中正日记》,也许可以视为一种社会和解、进步的表征,感谢各位的光临、也感谢有这个机会让他发表以上的谈话,台湾话说“较占高”、华语是有“僭越”的意思,若有冒犯,请多包涵。

“蒋中正日记(1948-1954)”新书发表会。(中评社 黄筱筠摄)

  中评社台北10月31日电(记者 黄筱筠)台“国史馆”馆长陈仪深今天在《蒋中正日记1948-1954》新书发表会上表示,过去阅读蒋日记的经验,他的态度是有功说功、有过说过,也建议社会不要停留在0分与100分的两极化立场;当然他的态度不是一厢情愿的道德呼吁,而是仔细读过日记并且放在时代的背景脉络来理解。

  陈仪深举例,如在读1958年八二三炮战经过的日记,发现8月21、22、23日蒋介石在“总统府”和美国国务卿杜勒斯三次会谈,产生“蒋杜联合宣言”以后,隔了一天(周五),那个周末他就带着“武勇二孙”去日月潭渡假了。这个意思就是,八二三炮战不只是军事较量,也包括政治上的互相试探:“蒋杜联合宣言”显示美中台三方的某种均衡状态,显然美方不支持蒋先生反攻大陆,但也很认真帮忙防卫台澎金马,这时候蒋先生松了一口气,具体的行为就是带着两个孙子去日月潭渡假。

  独派团体昨天到中正纪念堂要求转型正义,不应该纪念独裁者,应拆除中正纪念堂。

  曾是民进党籍“国大代表”,独派的陈仪深说,蔡英文强调的转型正义是带着“和解”意涵的转型正义,对于中正纪念堂的转型也是这样,并不是没有思考、不是没有方案,而是等待更成熟的机缘。这件事不应该是蔡一个人的事,蓝绿双方的中道力量如果能够承担责任、勇敢发出声音,共同来促成,相信不久的将来就可以得到解决。

  历经10年与蒋家后代等的缠讼,59箱原本保存在美国史丹佛大学胡佛研究所的“两蒋日记”等文物原件重返台湾,“国史馆”选在蒋介石冥诞的今天在“国史馆”举行《蒋中正日记(1948-1954)》新书发表会。蒋经国之三子蒋孝勇遗孀方智怡、蒋经国嫡长孙蒋友松、蒋方智怡长子蒋友柏、三子蒋友青也都现身新书发表会。

  陈仪深表示,根据2004年公布的《“总统”“副总统”文物管理条例》第三条所定义的“文物”,包括信笺、手稿、照片、影音,日记也包括在内,是由“国史馆”负责典藏管理,所以从张炎宪馆长开始,历任馆长都很重视相关文物的搜集整理出版或展示应用,这也是2014年为争取两蒋文物,“国史馆”必须走上法院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