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兆民:拜登亚洲行是转移战略目标起手式

潘兆民。(中评社 资料照)

  中评社台中5月4日电(记者 方敬为)美国总统拜登规划5月下旬展开亚洲行。东海大学通识中心教授潘兆民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美方此举是转移战略目标的起手式,拜登准备将战略焦点从欧洲拉回亚洲以对付中国,时间点则是考量年底美国要期中选举,进入下半年,拜登要设置停损点,以免冲击选情,所以透过亚洲行转移战略目标,拉拢印太国家希望创造围堵中国、经济红利多重效益。

  潘兆民,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博士,现任东海大学政治学系暨通识教育中心合聘教授,曾任东海大学国际教育合作处副国际长、东海大学就业辅导暨校友联络室主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政治系访问学者及上海复旦大学访问学者。

  拜登5月下旬将展开上任后首次亚洲行,预计访问韩国和日本,美国白宫发言人莎琪(Jen Psaki)4月27日宣布,拜登将于5月20日至5月24日访问韩国和日本,预计分别会见韩国新当选的总统尹锡悦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并规划在东京出席四方安全对话(QUAD)领袖会谈,将重申美国基于《台湾关系法》的对台政策不变。

  潘兆民分析,拜登在俄乌战争尚未平歇之际出访亚洲,很显然是在铺陈战略目标转移,也就是说,当前对拜登政府而言,俄乌战争的发展已经不重要了,所以美国才会在此时此刻赶忙规划亚洲行,因为美国已顺利透过俄乌战争达到削弱俄国目的,而美方的大战略目标仍然是中国,所以需要适时把焦点拉回亚洲。

  时间点方面,潘兆民认为,美国先前长期对外塑造中国威胁论,但是因为受到俄乌之战的影响,相关论调被冲淡了,俄罗斯又变成一个国际公认的“邪恶国家”,虽然这也是美国想要的,可是一方面美国也不希望先前营造的中国威胁氛围因此消散,所以拜登必须要做出转变,才会安排这趟亚洲行。

  此外,潘兆民指出,美国年底就要期中选举,俄乌战争又久拖不决,对美国经济造成损伤,时程已进入下半年,拜登政府必须设法停损,并找寻其他方式来刺激选情。   他提到,本来美国打算让中国与俄罗斯一起被拖下水,塑造中俄结盟的形象,让两国都被贴上邪恶标签,结果北京并没有掉入美国的策略圈套,反而在过程中扮演中立大国的角色,且近来也在西方阵营焦点都在欧洲之际,扩张其在南太平洋的影响力,与所罗门群岛签订《中所安全协议》,而所罗门几乎是美方的第二岛链,对美国而言是重大压力,也促使拜登必须选在此时此刻转移战略焦点。

  潘兆民进一步指出,加上美国先前在制裁俄国的种种作为上,并无法有效获得所有印太国家的支持,例如印度、越南、巴基斯坦等国都没有响应制裁俄罗斯。日本虽然是采取强烈的作为,但是日本还是通过了一项高达5亿美元的援助案,协助日本企业与俄罗斯合作开发经济能源等。

  潘兆民说,上述迹象显示,拜登所推出的一系列对俄制裁,杀伤力有限,俄国经济的基本面仍然支撑下来,甚至很多国家不愿意与拜登采取一致行动,且这些国家都在印太地区,显然,美国在亚洲的影响力式微,领导话语权不再具有绝对权威,所以拜登必须要安排亚洲行,以便维持组织阵营的一致性,来对付中国的挑战。

  除了巩固印太同盟阵线,潘兆民认为,拜登另外也想创造经济红利,如同前述,俄乌战争导致美国的经济受创,美国内部的痛苦指数上升,可能拖累民主党的期中选举表现,拜登近来积极推动“印太经济架构”(IPEF),就是希望能够让美国取得印太地区的经贸话语权,倘若这趟亚洲行能够游说印太盟友响应,对美国的经贸发展是一大利多,这也是拜登此趟出访的主要目标之一。

潘兆民。(中评社 资料照)

  中评社台中5月4日电(记者 方敬为)美国总统拜登规划5月下旬展开亚洲行。东海大学通识中心教授潘兆民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美方此举是转移战略目标的起手式,拜登准备将战略焦点从欧洲拉回亚洲以对付中国,时间点则是考量年底美国要期中选举,进入下半年,拜登要设置停损点,以免冲击选情,所以透过亚洲行转移战略目标,拉拢印太国家希望创造围堵中国、经济红利多重效益。

  潘兆民,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博士,现任东海大学政治学系暨通识教育中心合聘教授,曾任东海大学国际教育合作处副国际长、东海大学就业辅导暨校友联络室主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政治系访问学者及上海复旦大学访问学者。

  拜登5月下旬将展开上任后首次亚洲行,预计访问韩国和日本,美国白宫发言人莎琪(Jen Psaki)4月27日宣布,拜登将于5月20日至5月24日访问韩国和日本,预计分别会见韩国新当选的总统尹锡悦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并规划在东京出席四方安全对话(QUAD)领袖会谈,将重申美国基于《台湾关系法》的对台政策不变。

  潘兆民分析,拜登在俄乌战争尚未平歇之际出访亚洲,很显然是在铺陈战略目标转移,也就是说,当前对拜登政府而言,俄乌战争的发展已经不重要了,所以美国才会在此时此刻赶忙规划亚洲行,因为美国已顺利透过俄乌战争达到削弱俄国目的,而美方的大战略目标仍然是中国,所以需要适时把焦点拉回亚洲。

  时间点方面,潘兆民认为,美国先前长期对外塑造中国威胁论,但是因为受到俄乌之战的影响,相关论调被冲淡了,俄罗斯又变成一个国际公认的“邪恶国家”,虽然这也是美国想要的,可是一方面美国也不希望先前营造的中国威胁氛围因此消散,所以拜登必须要做出转变,才会安排这趟亚洲行。

  此外,潘兆民指出,美国年底就要期中选举,俄乌战争又久拖不决,对美国经济造成损伤,时程已进入下半年,拜登政府必须设法停损,并找寻其他方式来刺激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