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群争布局 抢“万亿级”蓝海
中评社北京10月28日电/据大公报报导,看中新型储能产业这片“万亿级”蓝海,显然不只广东。放眼全国,从京津冀、长三角,到成渝、长江中游等城市群,无不摩拳擦掌。天高任鸟飞,在新型储能产业的“星辰大海”,“老玩家”加码冲刺,“新势力”争相入局,你追我赶。
纬景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谷雨说:“增加储能这一环节,能大幅提升新能源并网有效性,提供高质量电能。”工业的高质量发展几乎绕不开新型储能。而我国出口“新三样”锂离子电池、电动载人汽车、太阳能电池,也与新型储能产业息息相关。
目前,内地已有20多个省市出台要求新能源配置储能的相关政策,明确将新型储能列为发展重点。以广东为例,今年3月以来便相继出台《广东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产品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广东省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实施方案》、《广东省促进新型储能电站发展若干措施》等,重视程度可窥一斑。
作为中国经济总量第一大省,广东省提出“制造业当家”,而电力是工业的“心脏”。面对“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激烈竞争,广东有着自己的优势和底气。广东储能产业基础较好、龙头企业实力较强、科技成果储备相对丰富,瞄准新型储能产业的前景,广东也看中该产业与自身产业基础的匹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