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荣恭语中评:习拜会展示遏独决心

中国国民党前副秘书长张荣恭。(中评社 资料照)

  中评社台北11月20日电(记者 张嘉文)日前在印尼峇厘岛举行的中美峰会备受全球关注。中国国民党前副秘书长张荣恭接受中评社采访指出,此次峰会对防止中美两个最强国家走向“修昔底德陷阱”有积极意义,美方至少于拜登任内,将正面回应中方倡议的管控分歧。而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第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后,美方打台湾牌的作法势须有所修正,否则必面临中方扩大反制。

  张荣恭说,拜登事先宣称不会在台湾问题上让步,事后尚能自圆其说。例如他曾四度表示要协防台湾,峰会之后,他说不认为中国大陆急于对台动武,这就给他自己今后不再讲协防台湾找到下台阶。那么民进党做文章就失去重大题材,这也是民进党两岸政策完全依附美国的结果。

  又如拜登除了向习近平重申一个中国政策及不支持“台独”外,还追加承诺不支持“两个中国”、不支持“一中一台”,亦即加强表明无意分裂中国。这仍然可以解释为未对中方让步,因为1971年基辛格和中方研商尼克松总统首访中国大陆时,就已主动提出这“三不”。克林顿总统于1998年在上海也有同样说法。这“三不”又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国务院为因应与中国大陆的华沙会谈所内定的立场。
  
  因此,拜登完全可以自称没有向中方作出新的让步,却会使民进党“倚美谋独”的策略受到约束。民进党若图一意孤行,恐成改善中的中美关系之麻烦制造者,反而自讨苦吃。   
  张荣恭告诉中评社,习近平以中国大陆的反分裂国家法向拜登说明三种情况下采取非和平方式处理台湾问题,是相当罕见的,比过去中方数度藉林肯总统不惜打一场南北战争来维护国家统一之例,来得更加严肃,意谓中国大陆以武遏独包括针对外力干涉而不惜一战,不仅是有法可依,更是有法必依。
  
  此一立场于2005年透过制定该法而传达给陈水扁,又于2020年透过举办该法制定十五周年的高规格会议而传达给蔡英文,现在再由习近平当面告知拜登,拜登遂回应以“三不”,同时表示“不寻求把台湾问题作为工具来遏制中国”,这就应会收敛打台湾牌。毕竟面对中方不可退让的底线,若如习近平所言“让局势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也是不符美国的利益。
   
  张荣恭分析,接着下来的检验是美国国会所研议的台湾政策法案。法案以“一中一台”为出发点,对中国大陆而言,其严重性远甚于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访台,所将引发的后果也就难以设想。法案有着民进党大力运作的背景,一旦通过,对台湾的安全必得不偿失。只属象征性动作的佩洛西访台,即造成大陆军方升高对台压制,两岸的“台海中线”默契荡然无存,对台美都是损失惨重的政治生意。   
  美国行政部门实难推说三权分立来任由国会通台湾政策法案,毕竟国会的决议亦属国家行为,如果自行分割国家外交权,美国总统何以和外国元首举行峰会并达成外交协议?此次中美峰会后,拜登势须有所作为,否则谁也无法断言台湾政策法案不会触碰中国大陆的反分裂国家法。这个法案鼓动台湾以武拒统,大陆立场却是非统不可,其结果就会是两岸一战,台湾怎堪承受?这就是为什么台湾必须找到能够促成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道路,而不应依靠外力来对抗大陆。
  
  张荣恭认为,习近平向拜登表达了“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应该就是拜登判断大陆不急于对台动武的根据。如何进一步理解这句话?争取二字,是五十年前研拟上海公报时,周恩来就向美方说明过的:就是中方虽有意愿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但不能作出保证,理由是如果台湾始终拒绝谈判,就无法和平解决,所以只能表示争取。前景二字,则是当时由中方建议而呈现在上海公报的美方声明中。
  
  习近平的用意是促使拜登及国际社会理解谋求中国统一乃全民族的历史传统及当代任务,今后就看美方如何实践自己所称的敦促两岸和平解决,并向台湾发送有效信号。   
  张荣恭说,两岸关系源自中国内战。台湾在两蒋时期,是延续两岸敌对状态;李登辉解除动员戡乱条款并开启辜汪会谈,是冻结敌对状态;陈水扁以渐进“台独”招来大陆制定反分裂国家法,是激活敌对状态;马英九以九二共识恢复两岸协商机制,是缓和敌对状态;蔡英文否定九二共识,是激化敌对状态,又“倚美谋独”,造成两岸有走向交战的危险,正为当前国际社会所高度顾虑。
   
  八月大陆围台军演及此次中美峰会,足以成为台湾各界再度思考如何回应一中原则的启示,同时正视唯有两岸交流合作、协商谈判来化解敌对状态。以一个中国作为谈的基础,难道不是才能避免一个中国成为打的目标吗?用一个中国来谈,必然胜过打出一个中国,其利害之别是极分明的。

中国国民党前副秘书长张荣恭。(中评社 资料照)

  中评社台北11月20日电(记者 张嘉文)日前在印尼峇厘岛举行的中美峰会备受全球关注。中国国民党前副秘书长张荣恭接受中评社采访指出,此次峰会对防止中美两个最强国家走向“修昔底德陷阱”有积极意义,美方至少于拜登任内,将正面回应中方倡议的管控分歧。而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第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后,美方打台湾牌的作法势须有所修正,否则必面临中方扩大反制。

  张荣恭说,拜登事先宣称不会在台湾问题上让步,事后尚能自圆其说。例如他曾四度表示要协防台湾,峰会之后,他说不认为中国大陆急于对台动武,这就给他自己今后不再讲协防台湾找到下台阶。那么民进党做文章就失去重大题材,这也是民进党两岸政策完全依附美国的结果。

  又如拜登除了向习近平重申一个中国政策及不支持“台独”外,还追加承诺不支持“两个中国”、不支持“一中一台”,亦即加强表明无意分裂中国。这仍然可以解释为未对中方让步,因为1971年基辛格和中方研商尼克松总统首访中国大陆时,就已主动提出这“三不”。克林顿总统于1998年在上海也有同样说法。这“三不”又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国务院为因应与中国大陆的华沙会谈所内定的立场。
  
  因此,拜登完全可以自称没有向中方作出新的让步,却会使民进党“倚美谋独”的策略受到约束。民进党若图一意孤行,恐成改善中的中美关系之麻烦制造者,反而自讨苦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