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日元走势与经济背驰?

  中评社香港10月29日电/据大公报报导,20世纪90年代初,伴随着泡沫经济的破灭,日本陷入经济增速低迷、通缩、资产负债表衰退、消费欲望低、人口下降和老龄化的“失落的三十年”。但疫情后,尤其是今年,日本经济连续三个季度环比正增长,股市、东京楼价都大涨,通胀也正在打破长期低迷的僵局,停留在3%左右,外资也大量涌入,种种迹象表明日本似乎在脱离长期衰退的局面。

  与此同时,日圆汇率的加速贬值引起市场的极大关注,宏观基本面的向好并没有扭转日圆贬值走势。截至9月末,今年日圆兑美元贬值13%,兑其他货币汇率亦持续下跌。展望未来,虽然日本经济复苏有支撑,但受制于日本货币政策以及经济结构性痼疾,日圆贬值压力难以逆转,短期内日圆兑美元或将维持在150左右,中长期日圆反弹中枢在130左右,很难回到过去的100-110水平。

  疫后经济明显复苏

  今年二季度日本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实现连续三个季度正增长,按年率计算增幅为4.8%,显着高于前值。其中净出口增加是二季度日本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出口环比增长3.1%,进口环比下降4.4%。由于经济增长超预期,近日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简称经合组织,或OECD,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上调日本2023年实际增长预测到1.8%(前值1.3%),2024年实际增长预测为1%。

  二季度日本经济超预期增长来自于两方面:一是汽车出口数量激增,得益于近两年日圆的大幅贬值,汽车等传统支柱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得以提高,二季度汽车出口增长28.9%。7月汽车出口同比仍维持高位(11%)。二是疫情放开后,入境外国游客激增,带动服务业消费增长。8月份外国游客人数已经恢复到疫情前80%以上的水平,外国游客支出恢复到了疫情前95.1%的水平。三季度以来服务业延续扩张,7-9月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分别为53.8、54.3与53.3,大幅高于荣枯线。

  其他方面,二季度政府消费环比上涨0.1%,而居民消费则环比下降了0.5%。但考虑到日本劳动力需求持续改善,全面加薪正逐步实施,这有望扭转当前疲软的消费需求。当前日本就业市场表现强劲,7月失业率保持在近十年来低位(2.7%),这与日本政府放宽移民政策的态势相符。在今年的春季劳资谈判中,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呼吁会员企业重视物价走势,劳资谈判达成的工资增长为1992年以来最高水平(涨幅3.9%)。强劲就业与加薪预期下,7月商品销售额环比反弹至1.4%。

  资本市场持续上涨

  上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企业和居民的资产负债表严重受损,这两个部门都经历了超过二十年的去杠杆过程,这也是日本“失去三十年”最重要的原因。日本政府不得不持续地加杠杆,但也无法改变日本经济长期低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