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为香港青年发展铺垫道路
来源:大公报 作者:谢承润
10月25日,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任内第二份施政报告,其中以专门篇幅提及青年发展问题,为香港青年的未来发展铺垫道路。具体来看,有几大亮点值得广大青年和社会各界关注。
第一,发挥香港教育优势,打造国际人才高地。香港作为国际都会,高端人才的培养对未来发展至关重要。香港专上教育高度国际化和多元化,是全球唯一拥有五所世界百强大学的城市,理当利用好这个优势,进一步提升香港青年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扩展空间,培养更多的高端国际化人才。特别是发展“北都大学教育城”,鼓励专上院校与中外知名院校加强合作,既配合“北部都会区”建设,深度对接大湾区协同发展,又可实现产学研联动,可谓一举多得,为香港青年发展提供更多动力、更大舞台。
第二,大力提升职业专才教育地位,关注青年全周期发展。青年就业问题事关香港繁荣稳定,历来为特区政府所重视,更为中央政府所关心。在发扬传统学术教育的同时,今年施政报告提出大力提升职业专才教育地位,还包括发展应用科学大学、扩大职业人才库、成立香港资讯科技学院、加强跨境资历互认等一系列措施。如果落实得当,应能为香港青年就业创造更多机会。
不仅如此,施政报告还提出继续推展各项青年在内地和海外的交流和实习计划,包括今年内成立“大湾区香港青年创新创业基地联盟”,为青年人提供发展多元才能和参与公共事务的机会等等。
第三,突出爱国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提升青年文化自信。爱国主义教育事关香港未来,今年施政报告在去年提出强化国民教育的基础上,更将国家安全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提至更高的地位,强调不遗余力建立以爱国爱港为核心、与“一国两制”方针相适应的主流价值观。特区政府还将成立“弘扬中华文化办公室”,明年起举办“中华文化节”,并增设两所博物馆介绍国家和抗战历史。青年是文化自信的主体,新时代青年坚定文化自信是时代的需要,也是青年自身发展的需要。这些新举措相信将有力加强香港的爱国主义教育,也为香港青年提升文化自信带来更大帮助。
在行政长官李家超的带领下,香港正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迈向由治及兴的新阶段。今年的施政报告聚焦民生、反映民意,为香港的发展绘制了美好的蓝图。报告中提及的众多惠及香港民众、提升香港发展动能的措施,也将为香港青年未来的发展提供坚实基础。香港各界理当在特首带领下,将这些措施落实到位。广大青年也当主动关注,积极参与,争取做“有情怀、有格局、有担当、有本领、有作为”的“五有”青年,为香港繁荣、祖国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大公报 作者:谢承润
10月25日,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任内第二份施政报告,其中以专门篇幅提及青年发展问题,为香港青年的未来发展铺垫道路。具体来看,有几大亮点值得广大青年和社会各界关注。
第一,发挥香港教育优势,打造国际人才高地。香港作为国际都会,高端人才的培养对未来发展至关重要。香港专上教育高度国际化和多元化,是全球唯一拥有五所世界百强大学的城市,理当利用好这个优势,进一步提升香港青年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扩展空间,培养更多的高端国际化人才。特别是发展“北都大学教育城”,鼓励专上院校与中外知名院校加强合作,既配合“北部都会区”建设,深度对接大湾区协同发展,又可实现产学研联动,可谓一举多得,为香港青年发展提供更多动力、更大舞台。
第二,大力提升职业专才教育地位,关注青年全周期发展。青年就业问题事关香港繁荣稳定,历来为特区政府所重视,更为中央政府所关心。在发扬传统学术教育的同时,今年施政报告提出大力提升职业专才教育地位,还包括发展应用科学大学、扩大职业人才库、成立香港资讯科技学院、加强跨境资历互认等一系列措施。如果落实得当,应能为香港青年就业创造更多机会。
不仅如此,施政报告还提出继续推展各项青年在内地和海外的交流和实习计划,包括今年内成立“大湾区香港青年创新创业基地联盟”,为青年人提供发展多元才能和参与公共事务的机会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