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粮收获过六成 多地大面积单产提升见效

  中评社北京10月17日电/据经济参考报报导,10月16日是第43个世界粮食日。眼下,正值秋粮收获季,目前全国秋粮已收获过六成,大部分地区秋粮长势良好,有望再获丰收。

  秋粮约占我国全年粮食总产量的四分之三,对于实现全年粮食生产目标至关重要。今年,我国启动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推动粮食产能早日迈上新台阶。目标上重点是稳住面积、主攻单产、力争多增产。记者一线采访获悉,今年,山东、黑龙江、内蒙古等多地玉米、大豆等主要粮食作物单产提升取得明显成效。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今年,农业农村部启动了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选择200个玉米主产县,大力推广耐密品种、高性能播种机和大垄密植栽培模式,提高播种质量、增加种植密度。据专家田间调查,这些示范区玉米种植密度平均增加500-800株。

  “今年真是个丰收年,试点密植的地块比去年亩产高了快1000斤!”在山东省滕州市西岗镇杈子园村,裕丰源家庭农场的玉米已经完成收获,说起今年试点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的180亩玉米,农场负责人孙海洋高兴得合不拢嘴。去年,农场玉米最高亩产约1500斤/亩,今年密植地块的平均亩产达到了2436斤/亩。

  “今年密植地块的玉米株距,从以前的25厘米左右,调整到20厘米左右。别小看这个‘小动作’,亩株数一下就增加到5000多株,算下来每亩地能多结1000多个玉米棒!”孙海洋说,明年他要将使用这一技术的面积扩大到600亩以上。

  记者瞭解到,今年,山东出台了省级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方案,支持44个县开展玉米、大豆、花生单产提升专项行动。“仅玉米密植一项,在种粮大户群体中推广后,平均亩产就能从600多公斤提高到800多公斤,秋粮丰收的基础就打好了。”滕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研究员王延玲说。

  提高大豆油料自给率,是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重要内容。去年我国启动实施大豆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大豆面积、产量明显增加。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力扩种大豆油料,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制定了《大豆单产提升三年工作方案》,聚焦100个大豆重点县,整建制推进大豆单产提升,示范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力争今年全国大豆亩产提高5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