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精打细算用好水 从严从细管好水

  中评社北京10月9日电/据新华社报导,金秋时节,黄河两岸秋实禾茂,母亲河用有限的水资源滋养着沿河九省区,又一次给予了两岸丰厚馈赠。

  “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近年来,沿黄各省区坚持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落实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流域内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坚决遏制不合理用水需求,提高水资源配置效率,为破解“用水之困”提供有效方案。

  用好水:精打细算用足“绣花功夫”

  9月,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里,大片成熟的水稻颗粒饱满,随风摇曳。这里是当地农业节水示范园。“园区运用稻渔立体生态循环模式,稻田退水养鱼蟹,鱼蟹粪便作肥料,每年节水35%左右,年产值近亿元。”园区负责人赵凯自豪地说。

  这是宁夏近年来发展节水型高效农业的一个缩影。农业是黄河上的用水大户,占黄河总用水量的90%。2020年以来,宁夏降低农业用水总量,支持农业向高附加值方向转型。如今,节水农业成为当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当地群众的用水观念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从过去“水从门前过,不用也有错”,到如今用足“绣花功夫”精打细算,要让每一滴黄河水都变成“金豆子”。

  今年8月10日,黄河流域水权交易平台正式上线试运行,水资源变身“水商品”,水权转让不断为沿黄地区发展注入“水动力”。

  让每一滴水迸发出更大潜能,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研发的大中型灌区数字孪生平台也在大显身手。目前,豫鲁部分引黄灌区已实现全数字化监测旱情、墒情,用算法提高测量水精度和输配水效率,推进节约、高效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