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热”带动中国双节假期消费热

  中评社北京10月9日电/据新华社报导,奖牌、徽章、乘车证、纪念瓷器、老照片……当运动员在杭州亚运会赛场上拼搏,赛场外的展馆里精心布置的一件件文物,仿佛将观众拉回到几十年、上百年前,讲述着中国与亚运会以及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渊源。

  “中秋国庆假期前夕,我们博物馆在北京、杭州两地‘上新’十项体育、奥林匹克专题展览,不少观众在观赛之余,来参观展览,感受中华体育文化的魅力。”北京祥体育博物馆馆长李祥在这个“超级黄金周”假期,感受到了“文博游”的热度。

  今年中秋节遇上国庆节,又恰逢杭州亚运会,各大博物馆、艺术馆、相关文博机构等以团圆、爱国、体育等为主题,纷纷“上新”展览,推出融合演艺、社会教育、非遗技艺、数字技术、沉浸式体验等内容的文博活动和产品,吸引人们选择在旅游出行中欢度节日,带动了假期消费热。

  北京市文物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假期截至10月6日,全市博物馆共接待观众约220.6万人,日均接待量达到27.6万人,与2022年同期相比增长93%。故宫博物院、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博物馆日均接待人数均超过了1万人。北京民俗博物馆、老舍纪念馆等一批中小型特色博物馆也表现亮眼,接待人数较同期有大幅提升。

  “双节”假期期间,北京地区博物馆在基本陈列的基础上,围绕中秋、国庆主题,结合自身特色,共推出各类展览、活动126项。中国国家博物馆“鉴往知远——新时代考古成果展”、故宫博物院“五洲四海——‘一带一路’文物考古合作展”等一批精品文化文物展为观众奉上一道道节日文化大餐。

  越来越多的文化遗址、文博场馆以及文化休闲街区等经过城市更新后,以更好的面貌对公众开放,为城市旅游消费提供了更多美好的生活新空间。

  在园林美景中徜徉、感受明清苑囿文化,在古建里欣赏传统手工艺品……在北京大兴,国庆假期前启动试运行的团河行宫“一园两馆”(团河行宫遗址公园、南海子苑囿博物馆、大兴区博物馆),成为不少市民假期自驾前往、放松休闲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