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警告:日本或面临“再失去十年”局面
中评社北京10月9日电/据日本《每日新闻》10月5日报导,上世纪90年代泡沫经济崩溃以来,日本陷入增长停滞、企业竞争力低下的时期,外界将其称为“失去的三十年”。众多专家就为什么出现“失去的三十年”各抒己见,巴黎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河野龙太郎也发表了其独到见解,他担心日本将“再失去十年”。在他看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提高了在职人口的社会保险缴费标准。
这位思路敏捷的经济学家在接受采访时一开口就说:“在我看来,过去30年的经济低迷不是什么增长战略就能解决的问题。”
报导称,自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后的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IT革命实现了互联网的普及,世界面貌为之一变。河野据此分析,中等收入阶层已经解体。“信息可以在瞬间实现跨境移动。这使得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企业可以将工厂和产能放在中国、东南亚等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国家,同时在国内进行远程管理。”按照河野的说法,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结果就是发达国家内部曾经忙碌在生产一线的中等收入劳动者失去了工作。
这种影响也波及非制造业。河野说:“我以前上班的银行原本在窗口、存款业务等方面安排了大量人手,但数字化转型大大节省了人力。”也就是说在这些行业同样没有了中等收入阶层的位置。
报导称,即便是想跳槽,如果没有较高水平的技能也很难得到待遇优厚的工作。这样一来,原本收入尚可的失业者纷纷从事起低技能低工资的工作。因全球化加剧了竞争的日本企业经营者们开始推动低薪岗位的非正规就业,通过削减成本确保短期利益。河野说:“在席卷世界的IT革命中,日本新出现的且实现持续扩张的仅有充分使用低工资非正规劳动者的商业模式。”
河野指出,这一时期应当对那些丢掉工作的中等收入阶层实施技能培训。也就是说,今天岸田文雄政府提出的最重要课题之一——“劳动者的再学习”如果能够早开始30年就好了。他说:“遗憾的是,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当时都没能对那些转而从事低收入工作的人提供支持,眼睁睁看着越来越多的人成为非正规就业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