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品行业加快数字化转型
中评社北京10月16日电/据经济日报报导,在日前举行的第一届消费品行业数字化转型暨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王孝洋表示,要立足产业特点需求,加快消费品工业数字化改造。充分发挥数字化平台作用,推动消费品企业数字化转型。
消费品工业涵盖老百姓“衣食居用行、育教医康养、文娱旅美尚”等领域,是我国传统优势产业和重要民生行业,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物质基础。当前,数字经济正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消费品行业要把握数字化机遇,积极构筑发展新优势。
“三品”行动成效显着
近年来,消费品行业持续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研发设计和生产制造环节数字化水平稳步提升,家用电器、纺织服装、消费电子等重点领域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大规模个性定制和网络协同制造不断推广,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基本覆盖消费品行业全产业链。
“以轻工业为例,全国轻工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77.1%,工业电子商务普及率69.1%,分别高于制造业平均水平2.0个和3.2个百分点。”王孝洋说。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秘书长郭永新介绍,我国轻工行业智能化生产比例达12.2%,高于制造业平均水平5.6个百分点。2022年,轻工企业入选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厂15家,入选智能制造优秀场景35家。目前19家轻工业工厂成为世界灯塔工厂。
数字化助力“三品”行动、引领消费升级取得显着成效。2022年7月,工信部等5部门联合发布《数字化助力消费品工业“三品”行动方案(2022—2025年)》,提出到2025年,消费品工业领域数字技术融合应用能力明显增强,培育形成一批新品、名品、精品,品种引领力、品质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目前,消费品工业在增品种方面,通过发挥数字技术在精准挖掘消费者需求、提升研发设计水平、创新协同制造新模式等方面的作用,推出更多创新产品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在提品质方面,工业APP、自动化控制、数字化溯源等关键数字技术和核心装备应用程度进一步提高,多个企业和项目入选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和项目,重点行业智慧供应链管理能力和质量管控能力不断增强;在创品牌方面,利用数字技术不断创新生产服务和商业模式,挖掘品牌文化价值内涵,打造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消费场景,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实现全域营销,品牌实力和影响力稳步提升。
大会发布的《消费品领域重点数字化标准编制报告》提出,数字化标准是消费品行业企业实施“三品”战略、推动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在企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和引领性作用。
据介绍,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等单位将积极向国家相关部委申报数字化标准项目,会同行业重点企业一起通过制定实施标准兜底线、拉高线、创品牌,共同做数字化标准的先行者和行业的领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