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上虞探索县域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通过与天津大学浙江研究院(绍兴)协作,企业打破了连续结晶生产的技术壁垒,生产效率提高6倍以上,产品杂质大幅降低。”企业常务副总经理陈国斌介绍,在上虞本地与科研院所建立合作,每年可为企业增收2.4亿元。
天津大学浙江研究院(绍兴)院长乔建军介绍,该院从全国各地引进122名科研人员,其中硕士及以上人员占比89%,同时吸引本校及合作高校120名在读硕博士来到上虞,与当地企业联合展开16个项目产学研攻关,助力科研成果“从书架走上货架”。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曾以传统印染、化工行业闻名,但也一度遇到“成长的烦恼”:科教资源不足、人才易引难留等难题日益凸显,企业加速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内生资源不足。
科技要素是当地企业涅盘进阶的关键武器。以外引内育人才为抓手、加速汇聚科技要素,上虞围绕主导产业开展先行探索,依托地方研究院、企业、省属特色高校“三大主体”,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探索县域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以“科教融汇”破解高层次人才“引育难”,以“产创协同”破解产业化落地“转化难”,以“一体创新”破解中小微企业“创新难”,以“产学贯通”破解应用型人才“用人难”……上虞区委系统谋划、重点突破,着力打通“三位一体”创新链条。
引进高校院所,为企业请来智囊。按照“一个支柱产业对接一所知名大学优质学科,共建一个产业研究院”的总体思路,上虞导入天津大学化工学科资源,建设天津大学浙江研究院(绍兴),研究院已共建5个院企联合研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