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经济激发开放新活力

  中评社北京10月5日电/据人民日报报导,杭州亚运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这场体育盛会泛起的涟漪,正在“浙江之心”金华市激荡。位于浙江省中部的金华市,不仅开放型经济异军突起,同时块状经济特征明显,生产了全国约70%的平衡车、60%的跑步机、70%的渔线等体育产品。

  借亚运会契机,金华市推动体育产业“出圈”,持续做强国际枢纽,主动链接全球消费供应链,积极打造体育消费新场景。从持续优化体育消费环境、推动体育产业集聚发展到提升城市能级,体育经济逐渐成为金华赶超发展的新动力。

  赛会红利持续释放

  大型体育赛事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还蕴藏着巨大的经济发展机遇。金华体育企业数量、体育产品产销量、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均位居浙江省前列,有能力把这一机遇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在去年卡塔尔世界杯上,义乌小商品大放异彩。从足球、球衣到“大力神杯”等,义乌制造几乎占到整个世界杯周边商品市场份额的70%。

  在杭州亚运会开幕前,记者走进义乌国际商贸城三区,这里聚集了近700家销售体育用品的商铺,品类涵盖球衣、足球、乒乓球拍等各类体育用品和相关衍生产品。

  每年七八月份是体育用品传统销售淡季,今年却淡季不淡。义乌市体育用品行业协会会长吴晓明说,为备战亚运会,体育训练设施设备采购量大幅增加,国内外订单不断攀升。杭州海关所属义乌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义乌体育用品出口42.1亿元,其中,对亚洲国家体育用品出口14.2亿元。

  “去年世界杯时,相关产品需求集中爆发。今年亚运会红利释放的周期更长,球衣订单量较平时增长2倍至3倍。”义乌国际商贸城经营户温从见说。同样感受到亚运会热度的还有义乌市康漫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胡方军。在康漫体育的生产车间里,印刷、缝制、翻球……工人们配合默契,一天能做出1000多个成品足球,但还是赶不上客户下单的速度。“目前手上的外贸订单已经排到了年底。”胡方军说,今年新兴市场的订单已超过欧美市场,订单量同比增长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