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绘美丽画卷 共享生态福祉

科研人员在武夷山国家公园开展昆虫专项调查。(来源:人民日报)

  中评社北京10月1日电/据人民日报报导,雪域高原,藏野驴在开阔的草原悠闲踱步觅食;竹林幽幽,“国宝”大熊猫自由自在攀援在树杈上惬意玩耍;南海之滨,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种子植物海南苏铁状如大伞蓬勃生长;白山黑水,体型健硕的猛兽穿行于蓊郁原始森林,再现虎啸山林、豹跃青川……金秋时节,我国首批设立的三江源、大熊猫、海南热带雨林等5个国家公园生机盎然,成为万里河山多姿多彩的生动写照。

  根据《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到2035年,我国将基本建成全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总面积约110万平方公里。

  建设国家公园对守牢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美丽中国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如何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之间的关系?记者近日走进国家公园进行探访。

  把最珍贵的自然资产、最美的国土严格保护起来

  福建省武夷山市,夜幕降临,林密苔深,车灯照亮通往武夷山国家公园深处的山路。生态环境部南京环科所研究员吴延庆带领团队下了车,他们3人一组,分不同线路出发,开始当天的物种调查工作。

  “两栖爬行类物种的调查通常在晚间进行,白天我们已经提前勘察并记录好样线。”吴延庆边整理背包边说。

  行进至山谷间的一条溪流边,吴延庆向记者讲起发现武夷林蛙的经历。

  “那是2020年8月一天深夜,我们在调查时,突然看到一条竹叶青蛇正在路边水沟中捕食林蛙,大家迅速举起相机拍下这一幕。”放大照片,吴延庆和队员发现,这种林蛙与当地其他林蛙在形态上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