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职业助力中国新经济业态焕发新活力
新职业的兴起为就业市场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在推动职业需求和工作方式变革的同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发展空间,也对我国新职业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职业的兴起,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当今社会正在经历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不断塑造着新的生产力需求。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核心内容的“三新”经济增加值为210084亿元,比2021年增长6.5%,比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现价增速高1.2个百分点,由此催生出的新职业也成为求职者的新选择。《2023年新职业发展趋势白皮书》的数据显示,17.5%的年轻人在尝试传统行业以外的新职业,58.5%的年轻人对新职业抱有强烈兴趣。
以数字产业为例,从供给看,随着数字中国建设的推进,数据科学家、人工智能工程师、网络安全专家等职业就是伴随着新经济业态的需求而兴起的新职业,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生力量。这些力量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转型升级的空间,让新兴产业活跃起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也为新职业打开无限可能。从需求看,新经济的发展创造了人民群众从互联网行业到健康产业的新需求,研学旅行指导师、无人机驾驶员、网约配送员、家庭教育指导师等职业应运而生,成为服务于人们对于美好生活追求的新职业。
除了数字产业,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生物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同样也催生出更多的新职业需求。这些富有时代感的新职业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选择,也见证了技术的进步、产业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成为观察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风向标。
新职业将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打开全新发展空间。2019年以来,人社部先后发布了5批共74个新职业,包括互联网营销师、民宿管家、研学旅行指导师、数字孪生应用技术员等。此外,汉服妆造师、宠物摄影师等各种类型的新业态也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新选择。除了上述人社部发布的74个新职业外,我国还存在着许多尚未被官方认可,但从业规模已十分可观的新兴职业。这些新兴职业的出现,代表着各个领域庞大的人才缺口,是人才等资源高需求最直观的体现,为我国的就业规模带来了新的增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