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绿映“幸福河” 共唱“幸福歌”

  中评社北京9月22日电/据新华社报导,自青藏高原奔涌而下,蜿蜒过山脉与盆地,流淌过平原和丘陵,黄河孕育了中华大地古老的文明,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在黄河两岸,各地为保护黄河生态做出的努力处处可见。随着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落地实施,黄河流域协同保护、共建沿黄生态廊道成为共识。黄河成为惠及广大民众的“幸福河”。

  生态优先

  黄河入海口处,壮观的河海交汇景象铺展开来,一条黄绿相间的“飘带”,把河水与海水分成两半,河黄海清,泾渭分明。

  大河息壤,百鸟翔集。近年来,经过持续不断的生态修复,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数量持续增加,每年有600多万只鸟儿在这里迁徙、越冬、繁殖,被称为“鸟类国际机场”。

  “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古人对黄河的无奈叹息,也饱含无尽期盼。新中国成立以来,沿黄各地加强水利建设,保护生态环境。随着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出台,沿黄生态廊道建设日见成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迎来新篇章。

  驱车行进在宁夏银川市的滨河水系沿岸,黄河岸边大大小小的湿地组成一幅美丽生态画卷。银川市串联入黄湿地8处,截流9条主要入黄排水沟汇入其中。通过科学种植芦苇、菖蒲、睡莲、荷花等植物,并投放鱼虾贝类等水生动物,滨河水系构建起完整的湿地生态净化系统。

  “主要污染物浓度明显下降,入黄排水沟水质全部达标。”银川市湿地保护中心副主任吕金虎说,滨河水系不仅成为生态长廊,还形成“净化器”,有效保护黄河水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