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保障高校高质量发展
中评社北京9月21日电/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报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设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必须以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最本质的特征和最显着的优势,新征程上推动江苏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要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引领和政治保障作用。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精神,时刻保持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坚定,把党的自我革命战略部署和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方针贯彻落实到江苏高等教育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推动高校更好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读懂历史,坚定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政治自觉。读懂历史,才能贯通现实、看清未来。深入推进高校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以宏阔的视野、深邃的思考来认识我们党推进自我革命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把握背后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从我们党的历史看,党的百年奋斗征程,既是一部波澜壮阔的社会革命史,也是一部激浊扬清的自我革命史。从八七会议、古田会议、遵义会议到延安整风,从“三反”“五反”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们党一次次拿起手术刀革除自身病症,一次次成功解决自身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开展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找到了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开辟了党的自我革命新境界,有力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高校要从历史的回放、脉络的梳理和理论的思考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更加坚定听党话、跟党走,更加自觉发扬自我革命精神、深化全面从严治党,为江苏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看清现状,准确把握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任务。形势决定任务,也决定着工作的方针和方法,要通过“形”认识现状,通过“势”把握方向,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和战略定力,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经过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我们解决了党内许多突出问题,但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将长期存在;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遏制增量、清除存量的任务依然艰巨。从江苏高校系统监督办案、巡视巡察情况看,“象牙塔”内并非一方净土,高校在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上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有的加强政治建设不够有力,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关于教育工作决策部署存在差距;有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够有力,思想政治教育比较薄弱,校风学风和师德师风建设有待加强;有的深化从严管党治校不够有力,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压力传导不到位,科研、基建、招生等领域腐败问题时有发生,等等。高等教育事关国家发展、民族未来,事关人才培养、学生成长,在高校领域搞腐败,辱没师道尊严,败坏师者形象,动摇复兴基石,要始终保持零容忍态度不变、高压惩治力量常在,坚决纠治高校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不断巩固发展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育人环境。
当好表率,充分发挥高校书记校长“头雁”作用。高校是教书育人的神圣殿堂,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书记校长要率先垂范,以高尚人格、渊博学识、出众能力和廉洁形象创造一个好环境、带出一批好教师、办出一所好大学。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政治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没有脱离政治的业务,也没有脱离业务的政治。书记校长作为高校“掌门人”,要进一步提升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始终以政治家的敏锐把牢发展方向、把好发展大局,坚定不移走中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发展之路。要做管党治校的带头人。高校政治生态、教风学风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书记校长。党委书记要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人”责任,校长要把抓党风廉政建设贯穿教育科研管理各方面,示范带动班子成员履行好“一岗双责”,凝聚齐心协力抓党建、促廉政的工作合力。要做品行高尚的大先生。高校书记校长是“教师的教师”,在道德品行上应当言为士则、行为世范。要公道正派、襟怀坦荡,工作中不以个人好恶定调子、不以关系亲疏分厚薄、不以职务之便谋私利。要包容大度、谦和儒雅,落实好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努力营造好心齐气顺、干事创业的“小气候”。要勤政廉政、慎独慎微,在推进工作上撸起袖子、甩开膀子,在个人操守上严格要求、严守规矩,以身作则、身体力行,把高校建设成为正气充盈的学府、生态清明的殿堂。
中评社北京9月21日电/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报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设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必须以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最本质的特征和最显着的优势,新征程上推动江苏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要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引领和政治保障作用。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精神,时刻保持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坚定,把党的自我革命战略部署和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方针贯彻落实到江苏高等教育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推动高校更好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读懂历史,坚定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政治自觉。读懂历史,才能贯通现实、看清未来。深入推进高校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以宏阔的视野、深邃的思考来认识我们党推进自我革命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把握背后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从我们党的历史看,党的百年奋斗征程,既是一部波澜壮阔的社会革命史,也是一部激浊扬清的自我革命史。从八七会议、古田会议、遵义会议到延安整风,从“三反”“五反”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们党一次次拿起手术刀革除自身病症,一次次成功解决自身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开展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找到了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开辟了党的自我革命新境界,有力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高校要从历史的回放、脉络的梳理和理论的思考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更加坚定听党话、跟党走,更加自觉发扬自我革命精神、深化全面从严治党,为江苏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看清现状,准确把握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任务。形势决定任务,也决定着工作的方针和方法,要通过“形”认识现状,通过“势”把握方向,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和战略定力,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经过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我们解决了党内许多突出问题,但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将长期存在;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遏制增量、清除存量的任务依然艰巨。从江苏高校系统监督办案、巡视巡察情况看,“象牙塔”内并非一方净土,高校在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上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有的加强政治建设不够有力,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关于教育工作决策部署存在差距;有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够有力,思想政治教育比较薄弱,校风学风和师德师风建设有待加强;有的深化从严管党治校不够有力,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压力传导不到位,科研、基建、招生等领域腐败问题时有发生,等等。高等教育事关国家发展、民族未来,事关人才培养、学生成长,在高校领域搞腐败,辱没师道尊严,败坏师者形象,动摇复兴基石,要始终保持零容忍态度不变、高压惩治力量常在,坚决纠治高校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不断巩固发展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育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