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青联“未来香港”论坛成功召开
中评社香港9月21日电/由香港科技青年联合会主办的首届“未来香港”论坛9月19日在香港科学园成功召开。活动由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教育科技部吴程副部长、香港科技青年联合会胡盛龙会长和包括香港内地经贸协会黄炳逢会长在内的一众支持机构代表担任主礼嘉宾。
吴程女士在致辞中表示,香港科创事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她同时分享了三点感受:一是把握难得的历史机遇,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二是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以创新激发新的动能;三是关心关爱青年发展,为青年成长凝心聚力。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张曼莉副局长在视像致辞中强调了香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优势,并称其为中国与世界沟通的重要桥梁。胡盛龙会长则提出,年轻一代是香港未来的希望和重要资源,联合会将会为年轻人提供更多机会和平台,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引导他们成为未来的企业家和创新型人才。
在“优秀人才如何融入香港社会”的讨论环节中,许可博士、黄炳逢会长、林振升议员、邓飞议员及涂乔彦先生共同分享对香港人才发展的看法。香港内地经贸协会黄炳逢会长呼吁政府及各界以新思维、新观念来看待人才融合的问题,改变吸引人才的传统“在地”观念,要着眼于新时代人才的高度流动性,要把如流水一般的人才有效运用好,让人才流动所带来的巨大价值在包括香港在内的大湾区城市一起分享。林振升议员亦都分享了相关的劳工保障权益,在就业方面促进新来港人才快速融入社会大环境。邓飞议员多年从事教育工作,在此都分享了到香港生活及工作后子女的教育问题如何解决。瑞士银行的涂乔彦先生表示在ESG的新时代背景下,香港目前更需要引进内地人才来港,特别是在金融领域,推动他们的职业发展。
在“数字经济的发展和香港的角色”的讨论环节中,洪雯议员提到如何藉着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对外视窗优势,大力发展数位经济;香港科技大学的汪扬副校长分享了在现今AI人工智慧大浪潮环境下,香港的定位及未来发展方向;谭伟豪博士亦对AI人工智慧的发展条件提出了看法;鼎森科技的许文元先生分享了自己来港从事AI初创公司的经历,以及分析了香港的政策优势为何可以吸引他放弃国内的事业,举家移民来港做创科的故事。
在“香港创科“产学研”协同发展模式”的讨论环节中,纳米及先进材料研发院的付丽博士分享了香港产学研合作模式以及香港政府的扶植科研工作以及培育科研人才的相关政策;物流及供应链多元技术研发中心行政总裁黄广扬先生分享了香港产学研合作成功案例;陈冠华先生也分享了近年来关于产业孵化创业公司的看法以及回答了来宾对于当今香港产业化难点的分析;黄锦辉议员同时也分享“产学研1+”计划对推动产学研协同发展的作用。他们一致认为,创新科技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的重要引擎。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创新科技枢纽,应积极吸引人才和投资,发展数字经济,培育创新创业环境,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从而为香港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