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需求继续扩大 就业物价形势向好
中评社北京9月17日电/据证券日报报导,9月15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辉表示,8月份在一系列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的政策举措作用下,工业和服务业生产加快,国内需求继续扩大,就业物价形势向好,积极因素累积增多,国民经济延续恢复态势,发展质量稳步提高。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推动经济企稳回升的线索主要有三条:一是需求回暖。内需主要受居民消费反弹驱动,外需受全球经济的韧性支撑。二是预期改善。在一系列稳增长政策出台之后,市场信心有所提振,投资意愿开始反弹。三是价格回升。8月份CPI结束负增长,PPI降幅连续收窄,物价回暖有助于改善企业利润状况,提升投资意愿。
经济内生增长动能逐步增强
“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的特点明显,经济内生增长动能逐步增强。”付凌辉说。
从生产供给来看,工业生产增速回升,服务业增势较好。数据显示,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增速比7月份加快0.8个百分点。其中,装备制造业同比增长5.4%,增速比7月份加快2.1个百分点。8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8%,增速比7月份加快1.1个百分点。其中,接触型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8月份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生产指数分别增长16.1%和9%。
付凌辉认为,工业生产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一是制造业高端化扎实推进。8月份,规模以上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2%,集成电路、光电子器件等高技术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1.1%和29.9%。二是绿色转型对工业生产带动增强。8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13.8%,充电桩产量增长17.4%,太阳能电池产量增长77.8%。三是装备制造业和原材料制造业增长加快。随着市场需求逐步恢复,对工业重点行业带动增强。四是工业生产平稳运行的积极因素增多。市场需求逐步改善,8月份,制造业PMI中新订单指数升至50.2%,为4月份以来首次升至景气区间。同时,制造业企业采购量指数升至50.5%,回到景气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