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信文:美印太经济架构为美利益 台要审慎

王信文。(中评社 方敬为摄)

  中评社彰化4月12日电(记者 方敬为)美国最快可能于5月启动“印太经济架构”(IPEF),是否纳入台湾,各界关注。彰化中州科技大学观光与管理学院院长王信文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IPEF主要是以美国利益为考量,目前美国对台加入IPEF的态度模糊,因为台湾只有半导体优势较受到美方青睐,先前台积电已承诺赴美投资,除非有更多诱因,否则美国可能对台有所保留。

  王信文提到,美国提出IPEF就是希望促进制造业回流、半导体自主等,美方希望藉此掌握经济发展、半导体主导权,以利与中国竞争,台湾在这方面要审慎评估,是否要以提供更多半导体技术换取加入IPEF?一旦台湾加入经济架构可能限缩产业出路,利未必大于弊。

  王信文,交通大学管理学博士,现任彰化师范大创意创新创业暨管理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全球管理暨服务科学评论主编,借调中州科大兼任观光与管理学院院长。曾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调研学者、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访问学者、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短期研究员等职,研究专长包括国企跨境电商策略、大资料行销决策、区块链、资通讯5G整合与智慧机械等。

  美国主导IPEF传出最快5月份启动,具体细节仍不明朗,据信将强调4大领域合作,包括贸易、供应链、基础建设与洁净能源等,普遍被解读是在对抗中国主导的一带一路、RCEP等,也因此让东协国家反应冷淡,台湾方面则相对积极表态有意参与,不过美方对于是否纳入台湾则态度模糊。

  王信文表示,美国之所以建立IPEF就是中美贸易战的延伸及扩大,将两国之间对未来科技跟经济发展的主导权,扩展到区域性的甚至全球性的框架或同盟对抗,整体来看,出发点是以美国利益为优先。美国近来在亚太地区先是退出TPP,并不加入RCEP及日本重组的CPTPP,就是要把握经贸主导权,因此IPEF的性质显而易见。

  王信文指出,既然IPEF是为了美国本身利益而推出的经济架构,印度及太平洋周边国家自然会评估利弊得失,这也是东协国家反应冷淡的原因,由于IPEF具体细节不明,看不出实际的政策牛肉,加上抗中调性明显,让东协国家却步。而台湾方面虽然表态积极,可是台湾除了半导体优势受到美国青睐外,难有其他经贸吸引力。

  他说明,先前美国和日本共同组成“半导体供应链合作机制”,并进一步邀请东协国家参与IPEF强化供应链布局,以预防半导体和其他战略货品短缺,而台湾的台积电等半导体厂商先前早已承诺赴美投资设厂,所以美国基本上无须透过经济架构与台湾合作,除非台湾能提出更多诱因,或者东协国家响应程度不如预期,台湾才比较有机会参与IPEF。

  此外,王信文提到,美国若让台湾加入IPEF,可能产生敏感的政治问题,进而影响其他国家加入的意愿,因为印太地区国家跟中国多有经贸往来,会避免在此事刺激中方,也加深台湾加入IPEF的难度。   不过,王信文认为,在IPEF有具体细节说明之前,台湾暂且保持观望、审慎评估,会是上策,从台积电赴美投资设厂的发展来看,或可见端倪。近来白宫通过《美国竞争法》(America COMPETES Act)将投入520亿美元补助半导体产业发展,据消息指出,台积电也将游说争取,可是美国科技大厂Intel提出要求,该笔补助款只能补助美国本地企业,让台积电的处境相对不利。

  王信文说,Intel在美国政商圈的影响力强大,过去台湾HTC宏达电就是因为跟Intel、APPLE等企业有专利冲突,彼此缠讼许久,导致HTC的手机发展量能急速下滑,由此可见Intel在对付外来竞争者的手法跟手段非常激烈,且通常能够得到美国的支持。

  因此,台积电要争取到补助款的难度恐怕增加。王信文表示,这就有可能进而让台积电的产业成本拉高,不管是从原物料的角度来看,以及台积电到美国去设厂又得不到美国政府的补助,反而是美国本地企业容易取得资金,再加上美国的人力、生产、环保等营运成本都会比台湾还要高上许多,台积电所生产出来的产品价格就相对没有竞争力。

  他指出,韩国的三星、SK海力士也被邀请至美国设厂投资,但态度相对没有台积电积极,也没有给出太多承诺,因为企业都会精算,赴美设厂未必利多于弊,尤其美国推动IPEF就是希望能够有完整的高科技产业生态圈,打造半导体聚落跟供应链,以利掌握创造、发明、终端制造在美国一条龙完成,如此一来,亚洲的半导体优势恐怕被削弱,对经济发展将是一大冲击。综上所述,台湾面对IPEF需要通盘考量、审慎应对,才可望守住“硅盾”利基。

王信文。(中评社 方敬为摄)

  中评社彰化4月12日电(记者 方敬为)美国最快可能于5月启动“印太经济架构”(IPEF),是否纳入台湾,各界关注。彰化中州科技大学观光与管理学院院长王信文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IPEF主要是以美国利益为考量,目前美国对台加入IPEF的态度模糊,因为台湾只有半导体优势较受到美方青睐,先前台积电已承诺赴美投资,除非有更多诱因,否则美国可能对台有所保留。

  王信文提到,美国提出IPEF就是希望促进制造业回流、半导体自主等,美方希望藉此掌握经济发展、半导体主导权,以利与中国竞争,台湾在这方面要审慎评估,是否要以提供更多半导体技术换取加入IPEF?一旦台湾加入经济架构可能限缩产业出路,利未必大于弊。

  王信文,交通大学管理学博士,现任彰化师范大创意创新创业暨管理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全球管理暨服务科学评论主编,借调中州科大兼任观光与管理学院院长。曾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调研学者、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访问学者、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短期研究员等职,研究专长包括国企跨境电商策略、大资料行销决策、区块链、资通讯5G整合与智慧机械等。

  美国主导IPEF传出最快5月份启动,具体细节仍不明朗,据信将强调4大领域合作,包括贸易、供应链、基础建设与洁净能源等,普遍被解读是在对抗中国主导的一带一路、RCEP等,也因此让东协国家反应冷淡,台湾方面则相对积极表态有意参与,不过美方对于是否纳入台湾则态度模糊。

  王信文表示,美国之所以建立IPEF就是中美贸易战的延伸及扩大,将两国之间对未来科技跟经济发展的主导权,扩展到区域性的甚至全球性的框架或同盟对抗,整体来看,出发点是以美国利益为优先。美国近来在亚太地区先是退出TPP,并不加入RCEP及日本重组的CPTPP,就是要把握经贸主导权,因此IPEF的性质显而易见。

  王信文指出,既然IPEF是为了美国本身利益而推出的经济架构,印度及太平洋周边国家自然会评估利弊得失,这也是东协国家反应冷淡的原因,由于IPEF具体细节不明,看不出实际的政策牛肉,加上抗中调性明显,让东协国家却步。而台湾方面虽然表态积极,可是台湾除了半导体优势受到美国青睐外,难有其他经贸吸引力。

  他说明,先前美国和日本共同组成“半导体供应链合作机制”,并进一步邀请东协国家参与IPEF强化供应链布局,以预防半导体和其他战略货品短缺,而台湾的台积电等半导体厂商先前早已承诺赴美投资设厂,所以美国基本上无须透过经济架构与台湾合作,除非台湾能提出更多诱因,或者东协国家响应程度不如预期,台湾才比较有机会参与IPEF。

  此外,王信文提到,美国若让台湾加入IPEF,可能产生敏感的政治问题,进而影响其他国家加入的意愿,因为印太地区国家跟中国多有经贸往来,会避免在此事刺激中方,也加深台湾加入IPEF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