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关注:多家港媒称谱写新篇章须集思广益
中评社香港4月12日电(记者 梁帆)香港特区第六届行政长官选举拉开帷幕,这是新选制下的首场特首选举,亦是全面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推动实现良政善治的关键选举,意义重大。参选行政长官的前政务司司长李家超近日在记者会上表示,初步估算已获300多名选委提名。多家港媒发表社评呼吁,香港现时面临种种困难和挑战,市民都期望选出最理想的人选,希望李家超的竞选过程,是一个兼收并蓄、集思广益完善政纲的过程,以此持续凝聚广泛共识,以真诚开放的态度汇聚各方人才,为奏出香港良政善治新乐章打下坚实基础。
商报时评表示,李家超完善竞选政纲将聆听不同界别要求,收集意见整理后再公布,争取市民支持。参选人政纲表述必须有可行性,符合香港实际情况,符合社会与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且具备落实政纲的能力,说得出,做得到。事实上,特首选举就是广泛凝聚社会共识的过程,通过特首选举,选委代表市民踊跃发声,提出诉求和意见,促使新届政府有效制定解决各种问题的政策措施;而参选政纲也能与社会各界加强互动,利用公众的广泛关注、讨论,借助社会深入思考,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继而统合社会意志,形成政策并落实,有助施政取得成绩,让香港变得更好,对社会和市民也更有利。
文汇报发表社评指出,香港正处于由治及兴的关键时刻,既要保持包容、多元、开放的国际大都会特色,进一步巩固和提升金融、贸易、航运、创科等领域竞争力,又要搭上国家发展的高速列车,在全球竞争中形成新优势,做好国家与世界增进联系的桥梁,更要着力破解房屋、医疗、青年发展等深层次矛盾,当下还要全力以赴稳控疫情、加快疫后重建,要全面做好这些工作,的确机遇和挑战并存,肩负香港管治主体责任的行政长官及其管治团队任重而道远,更需要社会各界群策群力、共襄大计。
文汇报社评强调,一人计短,二人计长,团结就是力量。虽然摆在香港面前的问题错综复杂、挑战不可低估,但是有中央全力支持,有背靠祖国的最坚强后盾,只要行政长官、管治团队秉持“我和我们”的初心和信念,与社会各界、广大市民真诚合作,就可以找到办法冲破制约香港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利益藩篱,为建设更美好香港发挥优势、尽展所长,创造“一加一大于二”的协同效益。
星岛日报社评称,警队出身的李家超,不熟悉经济事务是其短板,但没人是万事通,只要能网罗具备各方面专业知识和经验人士,组成一支强而有力的团队,为其出谋划策。在中央和建制派的帮助下,相信他邀请财金界重量级人物和专家做智囊的难度不大,最重要是如何让他们发挥所长,使香港继续与纽约和伦敦鼎足而立,并且让创科取得长足发展,以及落实促进香港与大湾区经济融合,成为增长提速的新引擎。
大公报社评则认为,李家超的参选,体现了他对国家对香港的承担,而他所提出的施政理念,更切中了香港发展的关键问题,提振了社会各界的信心。未来五年是香港由治及兴的关键时刻,各界期待新选出的特首能带领香港克服挑战,开创更美好的未来。
中评社香港4月12日电(记者 梁帆)香港特区第六届行政长官选举拉开帷幕,这是新选制下的首场特首选举,亦是全面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推动实现良政善治的关键选举,意义重大。参选行政长官的前政务司司长李家超近日在记者会上表示,初步估算已获300多名选委提名。多家港媒发表社评呼吁,香港现时面临种种困难和挑战,市民都期望选出最理想的人选,希望李家超的竞选过程,是一个兼收并蓄、集思广益完善政纲的过程,以此持续凝聚广泛共识,以真诚开放的态度汇聚各方人才,为奏出香港良政善治新乐章打下坚实基础。
商报时评表示,李家超完善竞选政纲将聆听不同界别要求,收集意见整理后再公布,争取市民支持。参选人政纲表述必须有可行性,符合香港实际情况,符合社会与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且具备落实政纲的能力,说得出,做得到。事实上,特首选举就是广泛凝聚社会共识的过程,通过特首选举,选委代表市民踊跃发声,提出诉求和意见,促使新届政府有效制定解决各种问题的政策措施;而参选政纲也能与社会各界加强互动,利用公众的广泛关注、讨论,借助社会深入思考,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继而统合社会意志,形成政策并落实,有助施政取得成绩,让香港变得更好,对社会和市民也更有利。
文汇报发表社评指出,香港正处于由治及兴的关键时刻,既要保持包容、多元、开放的国际大都会特色,进一步巩固和提升金融、贸易、航运、创科等领域竞争力,又要搭上国家发展的高速列车,在全球竞争中形成新优势,做好国家与世界增进联系的桥梁,更要着力破解房屋、医疗、青年发展等深层次矛盾,当下还要全力以赴稳控疫情、加快疫后重建,要全面做好这些工作,的确机遇和挑战并存,肩负香港管治主体责任的行政长官及其管治团队任重而道远,更需要社会各界群策群力、共襄大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