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还是排了,怎么看,怎么办?

人民网漫评日本排放核污染水:“环境战犯”。(来源:人民网)

  中评社北京9月6日电/据人民网报导,2023年8月24日,日本开始向海洋排放福岛核污染水。这些天,各种消息满天飞。有人激愤,有人疑惑,有人恐慌,还有人在借机煽动滋事。有必要客观冷静,以科学态度进行探讨,厘清几个关键问题。

  核污染水究竟安不安全?

  对于这个问题,任何负责任的回答必须有确凿的科学依据。我们有充足理由质疑核污染水的安全性,因为这毕竟是曾经受过核污染、含有大量放射性核素的“问题水”,肯定不是拧开就能喝的矿泉水。

  再展开点说,日本要排放的核污染水源自福岛核事故后注入熔融损毁堆芯的冷却水,以及渗入反应堆的地下水和雨水,包含熔融堆芯中存在的各种放射性核素,处理难度很大,特别是很多核素尚无有效处理技术,部分长寿命核素可能随洋流扩散,对周边国家海域生态平衡和海洋环境带来不确定影响。

  以上都是中国有关主管部门公开发布的信息——我们不是科学家,那最可靠的当然是相信权威机构的官方发布,而不是一些营销号的添油加醋,这是一条重要原则。

  针对日本排海行动对中国的影响,目前中国最权威的官方表态是8月24日生态环境部负责人答记者问。根据这份表态,2021年、2022年中国都曾在管辖海域进行过海洋辐射环境监测,结果均未见异常。目前,生态环境部正在开展2023年度监测,后续还将持续加强有关监测工作。相信权威信息会及时更新。

  根据有关部门专家对核污染水排海后扩散的模拟预测,日本核污染水约2至3年后进入我国海域。当然,黑潮、海洋生物迁移等因素可能影响实际进入我国海域的时间。

  为切实维护人民生命健康,防范核污染水排海对中国食品安全造成的放射性污染风险,我国已于8月24日起暂停所有进口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含食用水生动物)。显然,这也是对日本不负责任一意孤行的强烈反制。要注意的是“暂停”,至于什么时候恢复,首要前提当然是确认无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