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指派发防疫包助市民增防疫意识
中评社香港4月3日电(记者 张心怡)特区政府昨日起向全港市民免费派“防疫服务包”,希望加强市民的防疫意识及防疫能力。多家港媒称,此次派发工作有助达至“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的目标,同时增强市民的防疫意识,亦可高效发挥“三位一体”抗疫格局的作用,未来应继续努力探索全社会官商民大规模动员来办大事的机制。
文汇报社评谈到,一直以来,香港都沿用“小政府大社会”的社会管理模式。在平时,这种模式给予社会和个人更大自主权和自由度,社会成本效益也不低;但一旦遭遇重大事件乃至社会危机,例如今次疫情的公共卫生危机,就表现出社会动员和政府统筹协调能力不足。而今次“防疫服务包”的派发工作,由规划、筹备、包装、派发,是一次难得的社会动员尝试。
文汇报社评认为,如何动员、统筹、协调社会力量来共同应对重大的社会事件,一直是本港社会治理的短板。在“小政府大社会”模式之下,政府部门和各种社会力量之间各司其职、责任边界清晰,大家习惯了各自为政、互相区隔,哪怕是政府资助的社会组织,基本上政府只是负责拨款而不会指挥具体办事。这种管治模式在正常的情况下,当然有其不可否认的成本效益和社会效益;但一旦遇到突发性的重大社会危机,需要全社会一起来投入应对的时候,就会显得政府谋划、统筹、动员能力不足而难以成事。
文汇报社评亦指出,第五波疫情以来,为应对前所未有的公共卫生危机,本港逐渐形成了中央全力支持、特区政府承担主体责任、爱国爱港力量全面参与的“三位一体”抗疫格局,对于形成社会总动员办事机制是一种很好的探索。政府在统筹协调各方执行的过程中要积累经验,事后要善于与社会各界及时总结,努力形成一种常态化的执行机制。这种社会总动员机制在正常情况下不会经常用到,但其中某些联络协调机制可以常态化,某些机制可以备而不用或留待有需要时马上运用。这对于香港提升整体社会治理能力,无疑是一功德无量的好事。
香港商报时评则指出,政府向每个家庭派发包括快测包在内的防疫包,并透露会尽快公布利用快测来了解全港感染情况的详情;如果大家积极配合快测,肯定有利及早识别患者。在防疫包派发之际强调市民配合,绝非无的放矢。抗疫每个环节,市民配合都至关重要。检测愈多愈好,乃普世抗疫共识。其中,全民检测绝对是最理想的检测手段,可望全数识别潜藏社区的患者;即使暂无条件或未到时机进行全民检测,全民快测亦有利于最大程度地找出及切断社区传播链,其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大公报社评强调,在香港疫情形势如此严峻的情况下,香港金融市场虽然有波动,但大体上仍能保持平稳,更有能力反弹,其韧性来自香港背靠祖国内地这一最大的优势,国际投资者对香港未来的信心不变。香港的未来在于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香港经济的最大机遇在于搭上内地经济发展的顺风车,加快与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发展。因此,香港在抗疫策略上必须坚持“动态清零”,不能为了眼前利益,而放弃长远的利益。
中评社香港4月3日电(记者 张心怡)特区政府昨日起向全港市民免费派“防疫服务包”,希望加强市民的防疫意识及防疫能力。多家港媒称,此次派发工作有助达至“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的目标,同时增强市民的防疫意识,亦可高效发挥“三位一体”抗疫格局的作用,未来应继续努力探索全社会官商民大规模动员来办大事的机制。
文汇报社评谈到,一直以来,香港都沿用“小政府大社会”的社会管理模式。在平时,这种模式给予社会和个人更大自主权和自由度,社会成本效益也不低;但一旦遭遇重大事件乃至社会危机,例如今次疫情的公共卫生危机,就表现出社会动员和政府统筹协调能力不足。而今次“防疫服务包”的派发工作,由规划、筹备、包装、派发,是一次难得的社会动员尝试。
文汇报社评认为,如何动员、统筹、协调社会力量来共同应对重大的社会事件,一直是本港社会治理的短板。在“小政府大社会”模式之下,政府部门和各种社会力量之间各司其职、责任边界清晰,大家习惯了各自为政、互相区隔,哪怕是政府资助的社会组织,基本上政府只是负责拨款而不会指挥具体办事。这种管治模式在正常的情况下,当然有其不可否认的成本效益和社会效益;但一旦遇到突发性的重大社会危机,需要全社会一起来投入应对的时候,就会显得政府谋划、统筹、动员能力不足而难以成事。
文汇报社评亦指出,第五波疫情以来,为应对前所未有的公共卫生危机,本港逐渐形成了中央全力支持、特区政府承担主体责任、爱国爱港力量全面参与的“三位一体”抗疫格局,对于形成社会总动员办事机制是一种很好的探索。政府在统筹协调各方执行的过程中要积累经验,事后要善于与社会各界及时总结,努力形成一种常态化的执行机制。这种社会总动员机制在正常情况下不会经常用到,但其中某些联络协调机制可以常态化,某些机制可以备而不用或留待有需要时马上运用。这对于香港提升整体社会治理能力,无疑是一功德无量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