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重点行业稳增长举措陆续出台

  中评社北京9月5日电/据新华社报导,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相关部门近日发布汽车、电子信息制造业、机械等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至此,对GDP贡献较高的十个工业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均已印发实施,通过政策合力,坚持供需发力,进一步夯实工业稳增长基础。

  今年前7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总体保持恢复向好的发展态势。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5%,保持稳步扩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年初以来降幅逐月收窄。

  “我国工业经济生产恢复过程中有一些曲折,但依然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处于领先,持续回升向好的态势没有改变。”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在会上说,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相关部门,选取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机械、汽车、电力装备、轻工业、电子信息制造业等主要制造业行业,制定稳增长政策措施。

  陶青告诉记者,对这十个行业推出稳增长举措,主要考虑规模、关联性和带动性等几个方面。据悉,这十个行业合计占规模以上工业的7成左右,都具备产业链长、关联度高等特点。“稳住这些重点行业,基本上就稳住了工业经济。”

  “我们系统梳理影响行业平稳运行的主要制约,与相关行业协会、重点企业、业内专家多次研讨交流,切实增强稳增长方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陶青说,这十个行业的稳增长举措,从供需两侧发力,努力形成政策合力。

  从需求侧,着力恢复和扩大重点领域需求,促进投资、消费、出口协同“出招”。

  比如,在扩大有效投资上,强调充分发挥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等政府投资基金作用,引导带动社会资金加大投入力度。有序推动石化、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开工建设。

  深入开展消费品、原材料“三品”行动,组织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绿色建材下乡,加快工业母机、高端医疗装备、机器人等创新产品推广应用……一系列举措着眼于充分激发内需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