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演艺创新文化业态
旅游演艺在我国已经走过40余年历程,不断创新文化业态,日益受到人们欢迎和市场青睐,形成了实景演艺、剧场演艺、主题公园演艺、沉浸式演艺等百花齐放的格局,涌现出“印象”系列、“千古情”系列、“山水盛典”系列、“又见”系列等一批品牌。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营业性演出场次19.33万场,观众人数6223.66万人次。旅游演艺市场强势上行,激发了更多衍生消费场景,拉动作用凸显。
旅游既是文化传播方式,也是文化生产方式。相应的,旅游演艺不仅需要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需求,也承载着活化历史、传承文化、创新文化的功能。取材于清代沈复同名笔记的沉浸式昆曲《浮生六记》,以苏州园林沧浪亭为舞台,通过艺术化手段重现了200年前的江南文艺生活。在一个个富有感染力的旅游演艺作品中,能够看到创作者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开掘资源,通过丰富的艺术形式和先进的科技手段予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旅游演艺是文化展示,也是文化创新。
旅游演艺是文化“在地性”的最佳表达方式之一。一台演出可以帮助游客快速瞭解、深度体验当地文化,旅游目的地也借助这种深入人心、生动活泼的方式展示风土人情、讲述当地故事,打造地方亮丽的文化名片。
跟随《又见敦煌》情景融入式演出,观众如同穿越时空一般步入莫高窟,感受古丝绸之路重镇的历史风貌和敦煌文化的独特魅力。观赏《印象·大红袍》,人们不仅领略武夷山的自然风光,而且能够瞭解煎茶、点茶、泡茶等茶文化。在杭州,《宋城千古情》关联起良渚文化和南宋文化,演绎杭城绵延的历史文脉。在开封,《大宋·东京梦华》运用《满江红》等8首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宋词,再现《清明上河图》等书画场景,勾勒出北宋都城的历史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