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关注:多家港媒指香港须坚持抗疫不动摇
中评社香港4月1日电(记者 张心怡)香港疫情逐步回落,部分市民出现抗疫疲劳有所松懈。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日前主持召开支援香港抗疫工作第十次协调会时提出,要充分认识香港疫情防控形势的严峻性、反覆性和援港抗疫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扎实稳妥推进各项具体工作,坚决防范化解各种风险隐患。多家港媒指,无论是从保障市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还是经济发展角度,香港都应坚持抗疫不动摇。
香港商报时评指出,现时香港的疫情只是由原来的极高水平回落到较高水平,远谈不上受控,威胁并没有解除,目前对疫情防控还不到乐观的时候,绝对不能放松警惕,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至于有声音担心强力防疫,或降低香港作为贸易枢纽及金融中心的吸引力,应该把眼光放长远。作为国家双向开放的重要桥头堡,香港在国家双循环发展大局中的独特优势有目共睹,尽快控制疫情,才能最大限度减少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发挥香港优势,迎来全面复常。
香港商报时评认为,香港必须继续实施严格的防疫措施,围绕“减少死亡、减少重症、减少感染”的工作重点稳控疫情。在生命至上的大前提下,政府应采取一切必要的手段防止疫情反弹,各项社交距离措施的巡查执法必须加强,以增加阻吓力,社会各界亦不能掉以轻心。
文汇报发表社评表示,香港目前的首要工作还是要持续做好“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工作,达至“动态清零”目标,达至与内地防疫策略的接轨。现阶段,香港持续面对第五波疫情的严峻挑战,本土确诊数字虽有下降但仍处高位,必须尽力遏止疫情,在适当时机进行全民检测,努力对接内地的通关要求。与此同时,以稳妥、安全为前提,有序调整“外防输入”措施。
文汇报社评亦提到,当前内地和世界上部分国家地区对疫情防控的策略确有不同,香港有必要处理好与内地防控策略接轨和保持国际联系的关系。如果香港仅仅考虑实现与国际正常通关,其后果必然是,跨国企业难以借重香港进入内地的跳板角色;以香港的市场体量,根本不足以吸引众多外企云集、常驻。同理,如果香港只能与内地复常通关而对外近乎完全封闭,也会令国际金融商贸中心的战略价值大大失色。香港地位、角色的这种特殊性,决定了防疫策略上不能简单地“抄作业”,需要兼顾好与内地尽可能接轨和尽可能保持国际联系的关系。
香港仔时评称,这一波疫情令本港的医疗系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政府因时制宜采取“三减三重一优先”抗疫政策,分层分流救治患者,让轻症者居家隔离,从而集中医疗资源优先救治重症者,是平衡社会实际情况下达至减少死亡、减少重症和减少感染的科学做法。此情况下,让居家隔离者得到适时适切的支援便显得十分之重要。由于居家隔离患者数目庞大,当局就必须动员社会上的广泛力量参与支援。
中评社香港4月1日电(记者 张心怡)香港疫情逐步回落,部分市民出现抗疫疲劳有所松懈。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日前主持召开支援香港抗疫工作第十次协调会时提出,要充分认识香港疫情防控形势的严峻性、反覆性和援港抗疫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扎实稳妥推进各项具体工作,坚决防范化解各种风险隐患。多家港媒指,无论是从保障市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还是经济发展角度,香港都应坚持抗疫不动摇。
香港商报时评指出,现时香港的疫情只是由原来的极高水平回落到较高水平,远谈不上受控,威胁并没有解除,目前对疫情防控还不到乐观的时候,绝对不能放松警惕,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至于有声音担心强力防疫,或降低香港作为贸易枢纽及金融中心的吸引力,应该把眼光放长远。作为国家双向开放的重要桥头堡,香港在国家双循环发展大局中的独特优势有目共睹,尽快控制疫情,才能最大限度减少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发挥香港优势,迎来全面复常。
香港商报时评认为,香港必须继续实施严格的防疫措施,围绕“减少死亡、减少重症、减少感染”的工作重点稳控疫情。在生命至上的大前提下,政府应采取一切必要的手段防止疫情反弹,各项社交距离措施的巡查执法必须加强,以增加阻吓力,社会各界亦不能掉以轻心。
文汇报发表社评表示,香港目前的首要工作还是要持续做好“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工作,达至“动态清零”目标,达至与内地防疫策略的接轨。现阶段,香港持续面对第五波疫情的严峻挑战,本土确诊数字虽有下降但仍处高位,必须尽力遏止疫情,在适当时机进行全民检测,努力对接内地的通关要求。与此同时,以稳妥、安全为前提,有序调整“外防输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