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河套规划点亮科创初创企业未来
来源:大公报 作者:冼汉廸
国务院早前印发《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提出要在2025年基本建立高效的深港科技创新协同机制,到2035年建成世界级的科创枢纽。这是中央推动香港发展的重大支持政策,体现中央对香港与深圳加强协同发展的要求和期许。笔者作为香港科技创新业界的一分子,对《规划》的内容感到十分振奋。
笔者认为,从当初将河套地区列为香港和深圳创新科技合作区的第一天开始,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便注定成为广深港科创走廊的一个重要节点。这次《规划》出台,笔者认为是进一步为这个节点赋能。
率先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规划》其中一个最重要意义,在于赋予园区的“三区”定位(深港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先导区、国际先进科技创新规则试验区、粤港澳大湾区中试转化集聚区)。笔者认为,“三区”定位的基础上,配合“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令整个园区的发展可以更有效地与国际接轨,更是贯彻中央提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要求。
只要细心留意《规划》内容,不难发现中央对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发展寄予厚望,也充分展现中央对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重视和支持。《规划》指导思想已开宗明义提出“紧紧围绕协同香港推进国际科技创新这一中心任务”,明确这次深圳园区发展规划是要协同香港推进国际科技创新。
与此同时,指导思想提出“构建最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政策规则体系,建设国际领先的科研实验设施集群,建立更加完备的科技创新生态体系,率先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笔者认为“率先”这两个字十分重要,因为要达到“率先”的结果,就必然要有更多政策上的突破。
笔者作为香港科技创新业界的代表,对于《规划》中提出创新科研相关资金跨境流动监管,探索组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跨境双币早期母基金和系列专业子基金,投资粤港澳大湾区科创企业等措施,深受鼓舞,这也是我一直以来努力为香港科创业界争取的方向。
一直以来,不少香港科创初创企业面对资金不足的问题,尤其是天使轮融资困难的问题。虽然特区政府近年来大力推出各项资助计划,但整个科创生态要健康发展,创投基金不可或缺。加上美国总统拜登早前签署行政命令,禁止美国私募股权、风险资本和合资对中国对半导体、量子计算和人工智能的投资,禁令涵盖香港澳门两个特区。受禁令影响,香港部分科创初创企业或会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
协助将科研成果转化落地
《规划》提出的措施,笔者认为可有效解决问题,但由于设立基金需时,内地资金过河也涉及修改法律的问题,故此建议两地政府进行磋商,早日落实两地资金流动,盘活资金使用的效益,配合特区政府推出的“产学研1+计划”,相信可以更有效地帮扶香港科创初创企业,以及协助香港的科研成果转化落地。
虽然《规划》强调的是对深圳园区发展的要求,但也是对香港的大力支持和要求。一方面是因为如前所述,《规划》的中心任务是协同香港推进国际科技创新,另一方面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作为一个整体,没有香港园区的配合亦难以成事。
笔者作为创新科技委员会的成员之一,早前曾就河套地区的交通设施、建设规划、人才出入境等向特区政府提出意见。建议特区政府加快推动香港园区的建设,令整个河套地区的发展更具活力。
来源:大公报 作者:冼汉廸
国务院早前印发《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提出要在2025年基本建立高效的深港科技创新协同机制,到2035年建成世界级的科创枢纽。这是中央推动香港发展的重大支持政策,体现中央对香港与深圳加强协同发展的要求和期许。笔者作为香港科技创新业界的一分子,对《规划》的内容感到十分振奋。
笔者认为,从当初将河套地区列为香港和深圳创新科技合作区的第一天开始,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便注定成为广深港科创走廊的一个重要节点。这次《规划》出台,笔者认为是进一步为这个节点赋能。
率先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规划》其中一个最重要意义,在于赋予园区的“三区”定位(深港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先导区、国际先进科技创新规则试验区、粤港澳大湾区中试转化集聚区)。笔者认为,“三区”定位的基础上,配合“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令整个园区的发展可以更有效地与国际接轨,更是贯彻中央提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要求。
只要细心留意《规划》内容,不难发现中央对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发展寄予厚望,也充分展现中央对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重视和支持。《规划》指导思想已开宗明义提出“紧紧围绕协同香港推进国际科技创新这一中心任务”,明确这次深圳园区发展规划是要协同香港推进国际科技创新。
与此同时,指导思想提出“构建最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政策规则体系,建设国际领先的科研实验设施集群,建立更加完备的科技创新生态体系,率先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笔者认为“率先”这两个字十分重要,因为要达到“率先”的结果,就必然要有更多政策上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