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和谈 柯畊宇:和平恐不会这么快降临

台湾前国防大学战争学院战略教官、退役上校柯畊宇分析俄乌战事。(中评社 高易伸摄)

  中评社高雄3月31日电(记者 高易伸)针对俄乌战局,台湾前“国防大学”战争学院教官、退役上校柯畊宇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俄军的前期战果并不好,包围态势形成后未进一步压缩包围圈,且在“制三权(制空、制海、制资电)”上仍让西方持续提供乌国情报与军备。但他认为,摧毁乌克兰并非俄罗斯总统普京发动这场战役的目的,当外界讨论普京是否运用核弹攻乌时,更是对其不够瞭解。

  柯畊宇表示,乌克兰之于俄罗斯或斯拉夫民族的意义,就如同黄河之于中华民族或中国人的意义,都是“孕育摇篮”或“母亲河”的概念。普京或许会对北约动用核武,但他不认为普京会用以“最残忍的方式”对付乌克兰。消灭乌克兰并不在普京的思考范围内,如何透过“最激烈的政治手段–战争”去遂行普京的政治目的,才是俄罗斯发动战争真正的目的。

  柯畊宇,1959年生,退役上校。台陆军官校52年班、“国防大学国家安全战略研究所”硕士、中山大学中文系博士班。柯为退役上校、曾任“国防大学战争学院”战略教官、现为中华亚太安全治理学会理事、高雄餐旅大学兼任讲师。

  分析打了逾一个月的俄乌战争,柯畊宇表示,俄军陆战这次并没有彻底做到逐次分割、形成据点、压缩包围圈的效果,且乌军这次在“保存战力”上做的还不错,因此俄军一直没找到乌国的主力部队,这或许跟美国长期训练乌军,把战力保存及组织编队拆解有关。况且乌克兰一直获得美国及北约所提供的情报与军备,他认为俄罗斯在这场战役中,其军事水平似乎没完全展现出来。

  柯畊宇表示,普京在尚未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前是不会罢手的,因此,这场战争的关键在于泽伦斯基还愿不愿意“熬”下这场战争?泽伦斯基唯一个期望只剩下北约或美国“突然改变对乌态度且愿意参战”,但这个政治期望几乎是不会出现的。

  针对俄乌在土耳其伊斯坦堡的停战会谈,柯畊宇认为,俄国已决定大幅减少在乌克兰首都基辅(Kyiv)和北部大城切尔尼戈夫(Chernihiv)周边的军事活动,这对和缓战争是好消息。不过,乌克兰刚好在欧亚大陆中心,过去谁控制这块心脏地带就可控制欧亚大陆,或进一步控制全世界。乌克兰与高加索区刚好是欧洲心脏,拥有丰富能源资源。俄乌和谈,恐怕将是美国不乐见的。

  柯畊宇表示,拜登希望就由俄乌战争让自己国内的声望止跌回升,且美国的军工产业都盼着发“战争财”、“能源财”及“粮食财”,美国发财还能提高国内整体消费零售并抑制通膨,让美国农民翻身。因此,他认为这场和谈可能只是暂时的,和平恐怕不会这么快降临。

  柯畊宇提到,如果从《国家有机体论》看待这场战争,当一个国家基于生存发展需要时肯定会向外扩张的。因为国家跟生物体一样,会自己成长、觅食、逃避敌害、自我防卫、甚至是求偶(寻找邦交与盟友),这些理论都因华沙组织解散后,北约(NATO)企图东扩所造成俄罗斯的不安。因此俄罗斯的底线在于绝不能让乌克兰加入北约;至于美国则进一步想介入欧洲事务,希望把影响力、利益扩大至此。

  柯畊宇说,俄乌战争已让全球政治格局出现变化,二战与苏联解体前,全球政治是共产集权与民主阵营的意识形态之争。如今,美国为了维护自己霸权挑起新的二极对抗,未来也将是“海权与陆权”的二极抗争。

  柯畊宇表示,目前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已没有选择,如果他想继续“熬”这场战争,乌克兰将会更加残破,难以重建。欧洲国家对于美国获益、发战争财其实也看在眼里的,因此欧洲与美国对俄罗斯的相关制裁,才出现这么多复杂的整合摩擦。

台湾前国防大学战争学院战略教官、退役上校柯畊宇分析俄乌战事。(中评社 高易伸摄)

  中评社高雄3月31日电(记者 高易伸)针对俄乌战局,台湾前“国防大学”战争学院教官、退役上校柯畊宇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俄军的前期战果并不好,包围态势形成后未进一步压缩包围圈,且在“制三权(制空、制海、制资电)”上仍让西方持续提供乌国情报与军备。但他认为,摧毁乌克兰并非俄罗斯总统普京发动这场战役的目的,当外界讨论普京是否运用核弹攻乌时,更是对其不够瞭解。

  柯畊宇表示,乌克兰之于俄罗斯或斯拉夫民族的意义,就如同黄河之于中华民族或中国人的意义,都是“孕育摇篮”或“母亲河”的概念。普京或许会对北约动用核武,但他不认为普京会用以“最残忍的方式”对付乌克兰。消灭乌克兰并不在普京的思考范围内,如何透过“最激烈的政治手段–战争”去遂行普京的政治目的,才是俄罗斯发动战争真正的目的。

  柯畊宇,1959年生,退役上校。台陆军官校52年班、“国防大学国家安全战略研究所”硕士、中山大学中文系博士班。柯为退役上校、曾任“国防大学战争学院”战略教官、现为中华亚太安全治理学会理事、高雄餐旅大学兼任讲师。

  分析打了逾一个月的俄乌战争,柯畊宇表示,俄军陆战这次并没有彻底做到逐次分割、形成据点、压缩包围圈的效果,且乌军这次在“保存战力”上做的还不错,因此俄军一直没找到乌国的主力部队,这或许跟美国长期训练乌军,把战力保存及组织编队拆解有关。况且乌克兰一直获得美国及北约所提供的情报与军备,他认为俄罗斯在这场战役中,其军事水平似乎没完全展现出来。

  柯畊宇表示,普京在尚未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前是不会罢手的,因此,这场战争的关键在于泽伦斯基还愿不愿意“熬”下这场战争?泽伦斯基唯一个期望只剩下北约或美国“突然改变对乌态度且愿意参战”,但这个政治期望几乎是不会出现的。

  针对俄乌在土耳其伊斯坦堡的停战会谈,柯畊宇认为,俄国已决定大幅减少在乌克兰首都基辅(Kyiv)和北部大城切尔尼戈夫(Chernihiv)周边的军事活动,这对和缓战争是好消息。不过,乌克兰刚好在欧亚大陆中心,过去谁控制这块心脏地带就可控制欧亚大陆,或进一步控制全世界。乌克兰与高加索区刚好是欧洲心脏,拥有丰富能源资源。俄乌和谈,恐怕将是美国不乐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