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四个自信”保持对美涉华议案的战略定力

  中评社北京8月28日电/据光明日报报导,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中美关系跌宕起伏,世界关注。美国国会长期对华不太友好,新一届国会变本加厉,不仅成立众议院“美中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而且涉华消极立法比以往更加频繁。一段时间以来,美国国会里的反华势力秉持冷战零和思维和意识形态偏见,密集推出一系列涉华议案。面对如此世界和美国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负责任大国的中国必须保持战略定力。

  战略定力的基础是战略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沉着应对美涉华议案,应以“四个自信”保持战略定力,不随物流、不为境转,面对任何艰难险恶、繁杂困惑,都坚如磐石、沉着应对,积极促进大国协调和良性互动,推动构建和平共处、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格局,为人类和平发展事业作出应有贡献。

  以道路自信保持战略定力。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所以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根本在于我们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历史、中国文化和中国国情的强国复兴之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保持战略定力,沉着应对美涉华议案,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坚持道不变、志不改,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出来的,也是从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中走出来的。”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一直追求和传承发展的理念,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外交之道,以和为贵、好战必亡的和平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塑造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独特精神风范。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王称霸的基因,中国人民从来没有欺负、压迫、奴役过其他国家人民,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

  美涉华议案是与时代潮流和人民意愿相背离的。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不惹事,也不怕事,不会放弃自己的正当权益与尊严,始终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坚持开放、不搞封闭,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昂首阔步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以自身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同世界人民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以理论自信保持战略定力。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坚定理论自信,是沉着应对美涉华议案的重要基础。

  面对美国国会密集推出的一系列涉华消极议案,我们应始终秉持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科学思维方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方面,为沉着应对美涉华议案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