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学子走访鼓岭 感受美美与共精神
中评社福州8月24日电(实习记者 赵海欣)8月18日至24日,海丝好年华——第一届 “海丝青年汇”交流营在福建省福州市举办。8月21日上午,来自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孟加拉、缅甸、斯里兰卡、伊朗、印度、越南等11个国家的40名外籍学子与36名中国籍的高校学子共同走访鼓岭景区。
百年前,鼓岭曾生活着众多西方人,他们在鼓岭留下来生活的轨迹,更留下了美好的故事。美国人加德纳于1901年至1911年随父定居福建,在鼓岭度过了幸福的童年,直至其弥留之际,加德纳依旧思念着童年故土“Kuliang”。1992年4月,《人民日报》刊登题为《啊!鼓岭》的文章,讲述美国老人加德纳的故事。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看到文章后,邀请加德纳遗孀访华,完成了丈夫重回儿时故乡的遗愿,并授予其“福州市荣誉市民”称号。鼓岭故事是中美民间友谊的见证,更成为中外民间交流的典范。
如今,中国学子与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孟加拉、缅甸、斯里兰卡、伊朗、印度、越南等11个国家的外籍学子共同走访鼓岭,聆听鼓岭故事,感受鼓岭精神,也化身为中外交流的使者。
武汉大学学子李谡接受中评社记者采访表示,和各个国家的青年们共同探寻福州的历史渊源和文化特色,结交各个国家的朋友,一起交流各个国家的社交礼仪、文化习俗,使其真正感受到“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精神。
李谡表示,鼓岭故事是“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精神的一个缩影。百年前鼓岭人民展示出了中华民族的热情淳朴,深刻感染了外国友人,更体现出中华文化强大的包容性与深刻的感染性。